在打崩拳時,無論是順步崩拳或拗步崩拳,其心胸部位必須隨拳的出入而轉換成45度角,使手、足、鼻三尖相照。
只有符合了這個規矩,全身的力量才能內外合一,透過前腳的趟、後腳的趟,迅速而充分地發揮出來。
另外就是崩拳的握法比較特別,正確的握法應是四指捲曲後,將食指的第二關節向前突出,而後將大拇指的指肚壓在食指的第一關節上,成慣拳。
慣拳在實戰中,起點穴、封閉對方血脈的作用。
在運用時,應將勁力貫注於食指突出的關節之上,利用點打面,而不是面打面。這同《拳經》所講的“崩拳一條線,不偏不離找要點”是相符合的。
崩拳的勁力,在身體內部是陰陽一氣迴圈往來之運動,它除崩勁之外,還要壓勁、裹勁、撲勁、抖勁、踏勁等,常要求一勁之中又須含有頂、擰、磨、翻、蹬、猛、順、透八種混合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而這些混合勁,須一種種、一層層單獨練起來,有些勁力則非經名家高手的口授身教而不能得,故形意拳前輩常有“練拳容易,找勁難”之說。
崩拳的勁力,最大的特點,就是崩勁。
它是採用先蓄而後發,先松而後緊,當接近對方寸餘距離時,猝然發出的一種最猛、最兇、最狠的勁力。
那麼,應該如何破解呢?
有一天,焦洛夫從庖丁刀切蘿蔔中,悟出砍法可破崩拳,於是苦練多年,直到掌力將碗口粗的白蠟杆一格即斷後,這才又邀郭雲深較量。
對於三年之後的重會,郭雲深知道焦洛夫必然功夫大進,嘿嘿冷笑一聲,喝道:“鬼子焦,看拳!”
人還是那個人,拳還是那個拳,可憐焦洛夫三年的臥薪嚐膽,勤修苦練,仍然難以阻擋這疾逾迅雷的攻勢。
他雖然如庖丁解牛般揮動雙臂,施展爛熟於胸的砍法破解崩拳,但他砍向郭雲深的手刀,一與攻來的崩拳相交,就如同波濤洶湧的巨浪,撲向銅牆鐵壁……
砰的一聲悶響,猶如山牆倒塌,焦洛夫再次坐在地上。
焦洛夫屢與高手較技,可說未有敗績,此番兩次栽在郭雲深手上,仍是心有不甘,總覺得自己苦練的“砍法”,似乎缺少點東西。
他便絞盡腦汁,冥思苦想,想出一式狠招,又邀郭雲深比試。
二人搭手進招,郭雲深再以崩拳進擊。
只見焦洛夫這次施展砍法不是向下,而是小臂上挑。
郭雲深隱然一驚,急變崩拳為化勁,卸掉了對方的上挑之力。
焦洛夫只是微一愣神,就覺驚濤拍岸般的半步崩拳又一次打在胸上,讓他第三次僕翻在地,不禁喟然長嘆:“好崩拳!”
說完,他苦笑著挽起胳膊上的衣袖,露出綁著的利刃。原來,他打算在郭雲深的崩拳打來時,挑斷其臂。
可是,郭雲深的半步崩拳實在是出神入化,使其謀算落空。
從此,郭雲深以半步崩拳三勝“鬼八卦”焦洛夫的事蹟,不脛而走,使得他名聲更響。
後來,郭雲深在北方數省教授學生多人,晚年隱居鄉間,對形意拳理論進行過系統的研究和總結,七十餘歲而終,遺著有《能說形意拳經》一書。
(本章完)
喜歡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請大家收藏:()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