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一篇,還強調貞女不嫁二夫,丈夫可以再娶,妻子卻絕對不可以再嫁,在她的心目中,下堂求去,簡直是不可思議的悖理行為。
這樣就罷了,班昭後來還用裡面的內容來教導自家的女子,希望她們能夠遵守這些禮儀,達到家庭和睦。
後來這本《女誡》便傳播開來,這本書從一開始,便將女性放在了卑微的一方,雖然三從四德的確有可取之處,但是更多的是束縛了女人的自由。
這對於女性來說無疑是一副枷鎖。
而當時班昭的小姑子就就曾經反對過《女誡》,可惜在大勢下並沒有反抗的力量。
這一本《女誡》,為《女四書》之首,是民國初期及以前幾乎所有女孩子的啟蒙讀物,是封建社會女子禮教的集大成者,女子教育的楷模,被譽為萬世女則之規。
而班昭,竟也因此被稱為女中之民父,具有和孔子一樣崇高的地位。
這說來,的確是有些可笑的。
宋泱生於清末。
那時清朝已經岌岌可危,但到底還不是民國的。
當時宋泱讀這本《女誡》的時候,便覺得這根本就不是女人處世的寶典,而是封建禮教賜予女子的精神枷鎖。
但這也全然不能怪罪班昭的,她的《女誡》本是用來教導自己女兒的私家教課書,不料卻被世家爭相傳抄,而後風行天下。
而後來,更被統治者以及男權社會所利用,成為封建社會女子教育的範本。
班昭對女人的七條原則,不惜丟棄人類普遍的感情內容,字裡行間都是女人的謙卑,這本來是男性對於女性的無理要求,卻因此被視為信條,被女性所寬容接受,並得以流傳。
班昭的確是成就了一般女流之輩無法企想的成就,在後世亦受到了應有的尊敬,可她的《女誡》卻以自己的一生為藍本,提倡天下女人都要象她那樣,無疑也成為了幾千年男尊女卑的為紂助虐者。
有人把這幾千年九州女子的生活環境,說成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歷史最長的修道院,而把持這個修道院的,是一個長生不老的嬤嬤,那就是班昭。
而她的《女誡》,便是這些生活在這個禁錮森嚴的修道院裡的,修女們的教本,她不僅對著這些封建禮教躬身實踐,而且還積極參加對女性自己的奴化教育。
如此,班昭是受害者無疑,可同樣也是一大歷史罪人,她本身是一個烈女,還因為《女誡》,造就了千千萬萬個烈女,封建道德制度的犧牲品。
所以這麼多年來,宋泱只在年少時讀過一次女誡,深深為女子感到悲哀,從那以後,她便主張男女平等,不是在宋家內部平等。
而是希望整個九州,男女平等。
時至今日,宋泱在得知仙仙一事後,自然是感到痛心,可同時,也對於權勢財閥隻手遮天的行為,感到痛恨無比。
既然閻百川是山西的掌權者,那便是山西父母官,他更應該,替百姓做主,而不是替自家兒子掩蓋罪行,從而這般喪心病狂。
午夜夢迴之時,他們的良心不痛嗎?
仙仙沒有辦法討回公道,可傅悅君和宋泱,都能夠替她討回公道。
喜歡重生第一名媛:少帥,跪下請大家收藏:()重生第一名媛:少帥,跪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