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邊都有各自的理由,中立派的人夾在中間,猶豫不決,不敢露頭的求和派則是在暗中等待時機。
蕭暮語搖頭輕笑道:“領軍打仗我是不在行,但還沒傻到去求死。”
頓了頓,洪經又說道:“其實主戰派的話,也並非不無道理,跟大璃的戰鬥,不能一拖再拖,應該還是儘早開戰為好。”
蕭暮語滿臉詫異,看著洪經,十分不解。
洪經淡淡一笑,對著蕭暮語說道:“你剛來可能不懂,主戰派中的賀凱安也並非魯莽之人。”
洪經搬出禮部尚書賀凱安的原話,“官渡這邊厲兵秣馬久矣,兵馬多達五十萬,已經鼎盛,按照官渡現如今的情況來看,五十萬大軍已經是頂峰,無法再增加,若是再拖,老兵退伍,對戰力將是不小的損失,而且現如今官渡境內軍民同心,戰聲火熱,乃是最佳的大戰之時。”
頓了頓,緩了口氣,洪經繼續說:“而大璃那邊,大戰剛停歇五年,前邊三年在位的馬騰不重兵吏,反而一無所知的大肆輕徭薄賦,兵馬總共不過三十萬,其中還有十萬分散在各個郡城,迅速可調的兵力只有二十萬,對一個擁有三十多州的大國而言,這等兵馬其實是十分微薄的了。”
說道這裡,洪經聲音突然深沉起來,“但是現如今馬嘉佳上位,馬嘉佳之才,有目共睹,面對如此內患之下,依舊能將整個大璃治理得井井有條,若是讓她發展下去壯大大璃,三十年內,必定能收復北地廣景明,剿滅西涼趙毅,屆時,官渡岌岌可危!”
“所以,應當主動出擊,即便不是死戰,但也要牽制馬嘉佳,不能讓她再發展下去。”
洪經一口氣將賀凱安的理念說了出來。
蕭暮語點點頭,低下腦袋開始沉思,早上被羞辱的事情,這一刻全部拋之腦後。
思索了片刻之後,蕭暮語輕笑道:“這五年,不僅官渡厲兵秣馬,西涼趙毅和北地廣景明,哪個又是省油的燈?現如今的天下局勢,比起幾百年前大漢末年的三國鼎立還要混亂許多,四方勢力並存,看似一片平靜,其實暗流湧動,大家都在等,就看誰先對誰出手,其實主動權還是在馬嘉佳手上,都在等著馬嘉佳先拿誰開刀,這刀開完之後,也就是大戰開啟的時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西涼跟北地都在等著我們找大璃麻煩,只要我們打起來,這兩位絕對不會手軟,一個東進,一個南下,蠶食大璃天下。”
“按照兵力來說,官渡這邊跟大璃開戰,現如今贏面很大,但代價絕對極高,到時候根本無法抗衡趙毅或廣景明的大軍。”
“新皇派的人心思我也知道,就是想等。”
“馬嘉佳想要壯大,最好的選擇是,要麼吞了北地,要麼吃了西涼,在此之前要是硬碰硬跟官渡打,除非她腦子出毛病了,但無論她打的是北地還是西涼,那都是絕佳的機會,是我們反撲上去的機會。”
說完,蕭暮語又輕笑一聲,搖頭嘆息道:“都是在等罷了,要是按著主戰派的想法,攻打大璃,即便只是騷擾般的佯攻,但北地跟西涼絕對會在暗中推波助瀾,把這佯攻弄成決戰,好讓我們這兩隻猛虎相鬥,兩敗俱傷。”
洪經顯然也知道這些,不過從蕭暮語口中說出來,還是讓他感到詫異萬分,在他眼中,蕭暮語不過是一個十六歲就亡國的年幼太子,哪裡懂那麼多的天下局勢?而且還能分析得這般頭頭是道?
他殊不知,蕭暮語雖沒上過朝堂,但在八歲熟讀春秋十八經之後,那位文師傅每天都會找父皇拿那已經處理好的奏摺拓本給他看,並解釋其中原因。
除了朝堂的奏摺拓本外,還翻閱了無數古籍,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蕭暮語的才識和能耐,絕對不只是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年輕小夥。
他對天下局勢的瞭解情況和分析能力,不輸任何一位朝臣!
喜歡這個太子有毒吧請大家收藏:()這個太子有毒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