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應昭這個政治小白希望能一步到位。
“殿下,臣此來,一來勸殿下忍耐,門閥強盛,皇族闇弱,你我皆是受害者。”而蕭道成卻道:“二來,太子施政方針只可做大方向,萬萬不可學太子以強兵壓迫四方,故而分田之事需要分而化之。”
“哦?先生有何高見?”
忍,應晏覺得無所謂,反正早就看透了世家的嘴臉,都是紙老虎罷了。
但唯獨這個執政才是他感興趣的地方。
皇兄興兵厲害,可是政治就比較爪麻。
但凡皇兄政治素養高一點,也犯不著提刀衝了。
“分田分兩步走,第一步北伐柔然。”
“???”
蕭道成的話讓應晏一臉懵逼,這分田跟北伐柔然有什麼關係?
但蕭道成暫不解答繼續道:“第二步,勒令天下官吏清查本地乞丐,凡是送戶數過百入北疆之縣,縣吏升職。”
“可是官位不夠啊!”
“所以要北伐柔然,滅了柔然,草原就能築牆分籬笆畫牧場,這都需要官。”蕭道成對應晏笑道,“九鎮兵馬強悍,但事實上世家也不弱。之所以世家需要柔然存在,純粹是因為草原每年的牛羊送入關內,進而傳送各地做個倒手都能日進斗金。”
“但如果將柔然覆滅,土地就是朝廷所有。若是讓世家知道,買賣草原牛羊,不如在草原養牛羊來的賺錢,他們會怎麼選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蕭道成看應晏思考著,也不忙著解釋,而是說道:“有利可圖和有大利可圖,世家會選擇什麼?”
“自然是後者。”應晏恍然,“話雖如此,可要怎麼讓他們知道滅了柔然就有大利可圖呢?”
“關中。”
蕭道成手指敲了敲地面:“關中百姓需要大批的牛。並且,陳虯近來正在召集匠人,說是要研究如何將羊毛變成紗線,然後用來織布。”
“先生如何而知?”應晏大驚。
“殿下今日可是出宮了?”蕭道成反問。
“是。”應晏沒遮掩,“關中自治,和樂融洽,誠乃盛世光景。”
“是如此,但殿下若是去了東西市,一定能看到此二地耕牛購買的價格,翻了兩倍不止。”
“這是為何?”應晏驚訝不已。
耕牛不都是有價無市的嗎?平日裡就那樣,怎麼可能翻了兩倍!
“因為農社出現了。”蕭道成嘖嘖說道,“太子不愧生而知之者,農社宛若地主,只不過農社是一群人組成的莊園,但這一群人除了包乾到戶,繳足國家,留足集體,剩下的就是自己的。一戶人家上繳部分糧食給集體雖然少,但一個農社幾百戶,一家一點,金秋收上來的集體農社備用糧,殿下可知多少?”
“多少?”
“關中百五十萬人,大約有十萬斛120斤)。”
“!”應晏震驚了,“怎麼可能會有這麼多餘糧?歷來都是毫無存糧的!”
“那是被徵走了。”蕭道成解釋道,“如今太子免稅十年,朝中官吏不敢下去收稅,這些黎庶家家戶戶都有餘糧。那麼您今天去逛了一圈,也能看到為什麼到處是做買賣的人了。這些糧食被陳虯買走大部分自用,剩下的則是統一供銷於太子麾下糧行,再將糧食運到北疆補足九鎮用度。”
“這怎麼可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