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幫該死的蠢貨,我要把他們通通槍斃掉!”
卡布多夫斯基上將看到自己派出去的兩支側翼部隊,小心翼翼的跟在主力部隊側後方,沒有起到任何作用,任憑那兩股漢軍部隊敞開了拿炮轟擊己方的主陣,不禁起的大罵起來。
當然,這時候卡布多夫斯基只剩下罵人的餘地了。
這個時代的軍事通訊基本靠吼,而且已經上了戰場的軍隊,不是主帥調幾個傳令兵過去就能進行快速機動的。
即便沒有進入交戰狀態也不行,原因無他,那是人類組成的軍隊,不是機器人!
兩千人的隊伍相對幾萬人的戰場自然是微不足道的力量,但這並不能說明兩千人的隊伍很小啊!
想讓正在前進進攻狀態中的兩千人隊伍臨時轉向或者冒險進攻,那是相當考驗軍官的組織能力和軍隊整體士氣的。
如果士氣不夠高,軍隊組織力不夠,那些當兵的絕對可以在不違背命令的情況下,走出烏龜的速度!
法不責眾,在軍隊裡也是行得通的。
所以,卡布多夫斯基上將現在也就只能發洩一番口語之快罷了。
之前他下達的命令是全力進攻漢軍的側翼,現在這些部隊卻在龜速跟隨主力軍陣,難不成卡布多夫斯基再下達一道差不多的軍令,就能改變能力?
放在葉卡捷琳娜女沙皇的新軍中,或許卡布多夫斯基上將會派出一個個傳令兵嚴令逼著他們前進,但對於這些灰色牲口,還是洗洗睡吧……
至於把那些軍官槍斃,卡布多夫斯基上將也不過是說說罷了。
先不提那些軍官中有多少不能隨便殺的貴族子弟。
如今俄軍已經壓上了主力,戰鬥終歸要分個勝負出來,這是野外對攻,不是野外攻防,交戰的時間並不會拖太久。
除非兩隻部隊都是韌性十足的精銳!
卡布多夫斯基上將很清楚這些灰色牲口,打仗就是一股氣的勁頭,烏拉上去贏了,也就能順風成神。
烏拉上去被敵人懟回來,灰色牲口就再也提不起第二口氣了……
不然的話,怎麼會被蔑稱為牲口呢?
換做沙俄新軍,可沒人敢當著面叫他們牲口!
當然,如果是敵人的話,自然不會區分沙俄帝國的精銳和地方正規軍,灰色牲口的蔑稱一股腦全給扣上是正常現象。
但在俄國人眼裡,灰色牲口只是對地方正規軍和徵召農奴的諷刺。
戰鬥贏了,甭管那兩隻側翼部隊現在的做法多麼愚蠢膽小,他們終歸是有一份功勞的,不會遭到什麼懲罰,更別提槍斃了。
如果被打敗了,卡布多夫斯基上將也用不著對他們槍斃,能不能歸隊都是個問題……
兩翼漢軍的炮擊,很快將俄軍主陣的混亂從兩翼往中間傳播。
畢竟混亂在軍隊裡是可以傳染的!
不過由於兩翼漢軍只盯著側翼猛轟,俄軍主陣中央受到的傳播影響不大,整個陣列仍然在向前行進中。
只是飽受炮擊的兩翼俄軍一個小方陣接著一個小方陣被火炮生生轟散!
俄軍的灰色牲口又不是傻子,還是明白大家站在一塊容易成為炮擊目標的道理,所以自然要儘可能的分散。
在生死麵前,軍官的命令也變得不是那麼重要,甚至不少軍官自己都在忙著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