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整個俄軍大陣兩邊被硬生生轟擊的缺少了一大塊。
原本和對面漢軍橫截面相當,甚至還要寬泛一些的俄軍主陣,立馬變得狹窄許多。
只有中間一部分沒有減速,越靠近兩邊行進的速度越慢,導致原本處於一條直線的俄軍軍陣中間向前凸起的越來越明顯。
這一點身處軍陣計程車兵和基層軍官是看不到的,他們的戰場視野太狹隘了。
但跟在後面,騎著高頭大馬的中高層軍官自然能察覺到。
這些人才是真正的一線部隊指揮官,像是卡布多夫斯基上將這個層次的統帥,是不可能對前線官兵進行即時指揮的。
兩者距離太遠,命令很難即時傳達。
強行指揮的話,只會出現嚴重的滯後性,以及軍心士氣的動搖。
然而,前線的中高層軍官雖然發現這一點,卻不敢讓太過凸前的方陣停下腳步等一等隊友。
因為前進過程中,俄軍的灰色牲口們一直盯著漢軍的六磅野戰炮和12磅野戰炮的輪番轟擊,壓力非常大。
本來士氣就不高,這時候讓他們站著挨轟,會發生什麼情況?
真當灰色牲口是機器人?不會有小情緒?
這個時代,能在炮火轟擊下重新整隊甚至原地待命的,無一不是精銳部隊。
很顯然,卡布多夫斯基上將的部隊跟‘精銳’二字不搭邊……
要不是擁有兵力優勢,卡布多夫斯基上將甚至根本不敢跟漢軍照面,擺開堂堂之陣對抗。
別看對面的漢軍主體是白人士兵,一直被肖雲陽當炮灰使用,但這些白人漢軍士兵個個都是老兵精銳啊。
而且被當作炮灰使用這種事,底層小兵哪裡懂得?
他們能看到的只是跟著肖雲陽這個大漢皇帝打仗,屢戰屢勝!
軍隊中,真正受士兵擁護的不是那些和士兵一起吃飯,給士兵舔傷口的將軍……
那是文人墨客筆下的美好畫面。
士兵們對這種將軍頂多產生一些感激,是否擁護就不一定了……
士兵們真正擁護的其實是能帶著他們不斷打勝仗的將軍!
甭管這個將軍殘暴也好,仁慈也罷,只要能帶著他們打勝仗,麾下軍官和士兵就無人不從。
這也是肖雲陽一直把這些白人漢軍士兵當炮灰消耗,除了在基輔城外出了亂子外,再也沒有爆發哪怕一次兵變!
而基輔城那一次,真正發動的其實都是軍隊高層,並且德意志軍團和瑞士軍團的情況特殊,屬於成建制投靠過來的封建軍隊。
也就是說,這兩支軍隊本身並不認為自己是大漢帝國的軍隊,而是將自己看做是一種附庸軍隊。
反觀其他的白人漢軍,哪怕是在鎮壓屠戮同屬白人的德意志軍團,也沒有絲毫手軟。
喜歡領主之軍團召喚請大家收藏:()領主之軍團召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