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為了答謝莊景和的救治之恩,李泱備下重禮,除了銀兩外,還挑了幾卷字畫、名貴玉器若幹,讓顧虛白親自登門拜訪。
李泱本想自己去,卻被顧虛白以身體尚未完全康複未由堅決不允,便只好寫了封書信,言辭懇切,隨禮送去。
因那本未完稿的醫書還在莊大夫那兒,柳渡便也一同前往,順便作為“幹兒子”,也盡些禮節——這是李泱的原話。
柳渡還沒有適應這一身份,每次聽到這一稱呼都十分別扭,臉上的表情五彩紛呈。
在前往莊家的馬車上,柳渡扭捏再三,袖筒在手指上絞了幾圈,最終還是低聲下氣地開口:“虛白兄……那個……”
顧虛白瞟了他一眼:“怎麼了,弟弟?”
柳渡僵住。
顧虛白這人,看起來好似坦蕩,該長的心眼一個都不落。
他磕磕巴巴張口:“不是……伯母她看我可憐……我沒有……”
顧虛白環抱雙臂,似笑非笑:“怎麼?認我做哥哥,委屈了?”
柳渡:“……”
這人不僅擅用反問,還總愛曲解本意,心眼兒不僅多,還帶轉彎的,簡直迷宮成精。
顧虛白又嘖了一聲:“先前總說要報答我救命之恩,這會兒倒是推三阻四,看來也沒多誠心。”
柳渡騎虎難下,只能硬著頭皮,顫顫巍巍道:“不是的……虛白……哥”
顧虛白輕笑了一下,聲音懶洋洋的:“以後記得拆開用。”
柳渡如坐針氈。
到了莊府,馬車剛停穩,柳渡幾乎是連滾帶爬地下了車,耳朵可疑地紅了一片。
顧虛白倒是閑庭信步,跟在他身後,一同走了進去。
莊大夫只收了診金銀兩,其他多餘的銀子和禮物卻不肯接受,二人你來我往好一番周旋,在顧虛白的堅持下,才勉強收下,仍是千恩萬謝,感慨南越有顧家實在是百姓之福氣雲雲。
這倒也不完全是莊景和拍馬屁。
過去,顧行止鎮撫南越郡,便在軍中威望素著。後來,顧步青承繼家風,統領舊部,死戰平倭,使南越邊境重歸安定,深得百姓崇敬。
不僅如此,顧步青出任南越郡都督以來,行事剛正無私,恩澤鄉裡,深受百姓擁戴。
建隆二十一年,流寇剛平,又遇上大澇。荒年饑饉,民生凋敝。朝廷雖下詔減免稅賦,壓低糧鹽價格,以濟民生。奈何各地郡縣庫存告急,反因供不應求、層層抬價,致使糧鹽奇貴。
實則是各級地方官吏趁勢牟利,借機中飽私囊。層層盤剝之下,百姓愈陷困厄,餓殍遍野。
唯有南越郡境況迥異。
顧步青親率郡兵,嚴督糧鹽賬目,開倉賑濟,以低價施粥散糧。所缺之資,令南越各級官員削減俸祿,以濟災民,使百姓得以溫飽。
那些官員雖有微詞,但見都督府先行表率,府中上下皆布衣粗食,便不敢有所怨言。
李泱身為都督府當家主母,更因其秉性仁善,尤受百姓景仰。饑荒之年,她親赴粥棚,施食濟貧,和饑民同食同飲。災後,又率府中女眷,修葺學堂,使貧寒子弟亦能入學讀書。
因此都督府下門客眾多,多因顧家母女仁德遠播,投奔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