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靈異小說 > 梁祝之回歸 > 30今生-成親後,桓秋更自由了,擴充套件事業

30今生-成親後,桓秋更自由了,擴充套件事業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盤點歷史遺憾,不,我要改變歷史 孩兒劉諶,寧死不降! 全家殉國,我屠盡天下又何妨 大明:最強太孫,開局求老朱賜死 我的電子女帝們在現實搶我 中山穿越記 逍遙紅樓 紅樓:我,賈環,抄書百倍獎勵! 大周第一狠人 大明無敵聖孫 大秦血衣侯:我以殺敵奪長生 寒鋼影 我在大唐開診所 別墅通兩界,擺攤的我賺了億點點 開局!女帝竟讓我替她洞房 大宋梟雄 娘娘,對不住了 我就想安心種田,你讓我逐鹿中原? 亂世邊軍一小卒 逐鹿亂世,從捕魚達人到九五至尊

30今生成親後,桓秋更自由了,擴充套件事業

當一個人的身份發生轉變,周邊環境對其要求以及所能提供的資源也會隨之改變。往昔,桓秋身為桓家孫小姐,家族期望她貞靜柔順,且才德兼備。即便父親桓澤對她關愛有加,並不嚴苛,但整個家族特別是母親元靜姝的要求,依舊如無形的繩索,束縛並馴化著她,要求她時刻以孃家利益為重。

而如今,她搖身一變成為馬家的少夫人,婆家對她的期許則聚焦於生兒育女,操持家務得當。所謂持家有方,涵蓋了妥善管理家務瑣事、精心維系人情往來,以及不讓夫君為家中事務憂心勞神。

自從獲得執掌家中中饋的權力後,桓秋的行動自由度大幅提升。往昔,若她想要去檢視名下的鋪子,身為閨閣女兒家,只能尋覓諸如外出上香、購置胭脂水粉之類的藉口。可如今,只要將家中諸事安排妥當,她隨時都能前往鋪子。對此,桓秋雖然付出了偌大的精力,卻也覺得值得。

出嫁之時,桓家為她陪嫁了眾多鋪子。其中,都城金陵有 6 個,揚州府則有大大小小 15 個。之所以如此安排,是考慮到她嫁至揚州府,此地的鋪子更便於她打理。這些鋪子皆歸她個人所有,日後也將用以供養她的手下。此外,桓家還會定期送來大筆銀子,這筆錢實則是桓家對馬文才這個孫女婿的投資,只不過經由出嫁的桓秋轉手。桓家沒有野心追逐那至高的位置,只想家族千秋萬代,但是孫女婿有野心有能力,看起來也有希望,自然不會白白錯失從龍之功的良機。

除了桓家陪嫁的産業,馬家自身的族産鋪子數量眾多,足有百十個,分散於揚州府、徐州府、金陵城以及江州府等地。這些鋪子大多是成片的獨立商鋪,尚未形成連貫的商路。在桓秋眼中,成片的獨立商鋪存在明顯弊端,極易被他人掐住發展的命脈,一旦供應渠道被斬斷,便難以持續發展。相反,若能將各環節連線成線,構建起完整的供應鏈,才最為穩妥,且能在市場中佔據壟斷地位。

基於這一理念,桓秋果斷從馬家鋪子中,將布料莊子、綢緞莊子以及成衣鋪子單獨抽取出來。在衣食住行這四大民生領域中,穿衣雖無法掌控天下經濟命脈,卻是能夠迅速積累財富的絕佳途徑。唯有如此,她才有足夠資金去購置更多土地與糧食。此刻,桓秋事業版圖的拓展,即將邁出最為關鍵的一步。

貴族常用的衣服料子,包含桑蠶絲、柞蠶絲,除此之外還有毛皮;平民所穿的麻布與葛布,都離不開原材料供應。為了收攏養蠶戶,桓秋讓手下前往江南地區的各個村落。她也親自走進揚州府周邊養蠶戶的家中,看著屋內忙碌的蠶農和擺放整齊的蠶匾,表現出自己的誠意。

誠意這種東西,別的都是假的,只有銀子,是正兒八經的真的。桓秋也沒想要壓榨蠶戶,承諾提供蠶種和養殖技術的情況下,只要蠶繭合格,全部回收。

養蠶戶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既有猶豫,又有期待。一位頭發花白的老者站出來說道:“少夫人,這事兒當真?可別誆我們這些窮苦百姓。”

在如今的世道,商戶採買蠶繭和蠶絲的時候,能給足了銀錢,已經就是蠶戶們心中的大善人了。如今桓秋這樣的氏族貴人居然開出這麼好的條件,大家都不敢相信,甚至覺得厄運就在眼前。但是大家都不敢反抗,生怕反抗了,就被找到藉口,家中的田地直接成為氏族名下的一部分。

也是這些做夢最多就是皇帝用金鋤頭種地的農戶們想不到,若是上層有心收攏他們的土地,他們這群人反抗或者不反抗根本沒有區別。

然而,桓秋還是光明正大的,讓手下人花費銀錢收攏江南地區的養蠶戶,種植大量的桑樹。同時,桓秋將目光投向北方,決定在長江以北種植橡樹,吸納當地養蠶戶。她派遣得力手下前往北方,與當地的養蠶戶溝通。光這一舉措,就消耗了桓秋將近一半的嫁妝錢財。要知道,桓秋嫁妝中的錢財將近十萬兩,這還是看在投資馬文才這個女婿的考量下。在桓秋團隊的努力下,北方的養蠶戶也逐漸被收攏,與南方的養蠶産業遙相呼應。

對於種植葛藤的南方農戶以及種植火麻、苧麻的農戶,桓秋同樣用心。她甚至拿出馬家的食肆鋪子與農戶們置換合作。這一舉措,可以說,戳了馬家不少人的心窩子。要知道,這些食肆鋪子也是族人們辛苦攢下來的,就這麼說換就被換出去了。沒有大規模鬧起來,也是眾人在等待置換後的收益結果。

有了充足的原材料,桓秋又以大手筆投入,大力發展織布作坊,招募眾多織女。只因原有的家庭作坊,遠遠無法滿足她壟斷市場的宏偉規劃。

資源集中整合,人手合理調配,方能在市場競爭中嶄露頭角,取得更為優異的成果。所幸,桓秋財力雄厚,在開展這一系列行動之前,她向父親桓澤以及祖父母請求支援,獲得了一筆資金。此外,為助力桓秋此番大規模的商業佈局,馬文才與桓澤也幫她化解了諸多麻煩。畢竟,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桓秋的舉動,觸動了不少人的切身利益。

事情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桓秋原本計劃,憑借這般大規模的投入,養蠶專案在月餘之後便能有所收獲。然而,到了預定時間,卻發現不少蠶繭品質欠佳,脆弱易碎。面對這一難題,桓秋並未退縮,她召集眾多養蠶戶,一同深入研究,探尋提升蠶繭品質的方法。同時,她還對作坊裡的蠶娘和織女進行規模化培訓,致力於提高絲綢的整體品質。

此後,桓秋不辭辛勞,四處奔波。她踏訪各地,尋覓適宜的場地,招攬技藝嫻熟的工匠,精心挑選優質的原材料。對於絲綢作坊的設計以及運營管理,她皆親力親為,不斷鑽研改進生産工藝。在她的不懈努力下,自家鋪子的絲綢産品逐漸在市場上嶄露頭角,贏得了一定的聲譽。

沒錯,桓秋名下的鋪子,皆走高階路線,涵蓋綢緞莊子、成衣鋪子以及繡莊。面對有錢人的生意,越是需要精心經營,追求品質與檔次。而馬家的鋪子,則涵蓋了從平民百姓所需的麻布、葛布,到高階綢緞等各類産品,憑借豐富的品類和龐大的産量,在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

對於自己名下的鋪子,桓秋有著極為精細的規劃。在産品定位上,她將目標精準鎖定為高階市場。鋪子中的綢緞莊子,只選用最上乘的蠶絲,每一匹綢緞都要經過層層篩選,從絲線的粗細均勻度到色澤的鮮豔度,都有嚴格標準。成衣鋪子則聘請頂尖的裁縫師傅,他們不僅手藝精湛,還對當下貴族階層的時尚潮流有著敏銳的洞察力。所製作的成衣,款式新穎獨特,融入了異國的風情元素,又不失當代貴族的典雅氣質。繡莊更是彙聚了各地的刺繡高手,他們擅長不同的針法,無論是細膩的蘇繡,還是大氣的湘繡,都能在繡莊中找到。桓秋要求繡品必須以稀有的絲線為原料,繡制的圖案也多為寓意吉祥的龍鳳、瑞獸等,且繡工要精細到每一針都恰到好處。

在經營模式上,桓秋注重打造專屬的購物體驗。她在鋪子中設定了私密的試衣間,裝飾得奢華而舒適,配備專門的侍女為顧客服務。顧客在選購商品時,還能品嘗到來自異域的香茗,享受尊貴的待遇。此外,她還推出了定製服務,貴族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定製獨一無二的服飾和繡品。為了保證品質,桓秋嚴格把控生産週期,每一件定製商品都要經過她的親自審核。

在市場拓展方面,桓秋積極與各地的貴族世家建立聯系。她定期舉辦新品發布會,邀請貴族們前來觀賞最新的綢緞、成衣和繡品。發布會現場佈置得美輪美奐,宛如一場藝術盛宴。同時,她還透過人脈關系,將自己鋪子的産品推薦給皇室成員,力求在高階市場樹立起獨特的品牌形象。

而對於馬家的鋪子,桓秋則有著不同的規劃。由於馬家鋪子涵蓋從平民百姓所需的麻布、葛布到高階綢緞等各類産品,走的是量大面廣的路線。在産品方面,對於平民使用的麻布和葛布,桓秋注重價效比。她與農戶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確保原材料的穩定供應和價格合理。在生産過程中,最佳化生産流程,提高生産效率,降低成本。對於高階綢緞産品,雖然品質無法與自己名下鋪子的相比,但也保證質量過關,以相對親民的價格滿足普通貴族的需求。

在經營模式上,馬家的鋪子分佈廣泛,桓秋加強了對各鋪子的管理。她制定了統一的價格標準,防止各鋪子之間惡意競爭。同時,注重店鋪的陳列和服務,讓顧客無論是在繁華的城市還是偏遠的鄉鎮,都能感受到一致的購物體驗。對於老顧客,推出積分制度,積分可以兌換商品或者享受折扣優惠。

在市場拓展方面,馬家的鋪子透過舉辦各類促銷活動來吸引顧客。比如在重要節日,推出打折優惠、買一送一等活動。同時,與當地的商會、集市合作,擴大品牌影響力。對於一些偏遠地區,還提供送貨□□,方便顧客購買。

一年之後,桓秋名下高階鋪子的收益頗為可觀。那些專為貴族打造的頂級綢緞,因品質卓越、花色精美,深受貴族們青睞,常常供不應求,每匹綢緞的利潤可達普通綢緞的數倍之多。成衣鋪子定製的服飾,價格高昂,但憑借獨特設計與頂級工藝,訂單源源不斷,年收益翻了數番。繡莊的繡品更是成為貴族們追捧的珍品,一件精美的龍鳳刺繡屏風,能以高價售出,為繡莊帶來豐厚利潤。綜合來看,桓秋名下高階鋪子的年收益達到了驚人的五十萬兩白銀。

馬家鋪子這邊,走大眾路線的麻布、葛布憑借穩定的質量和實惠的價格,銷量持續增長。在一些鄉鎮集市,每逢趕集日,鋪子前都排起長隊。雖然單件利潤微薄,但勝在量大,年收益累計也有二十萬兩白銀。而針對普通貴族的中高階綢緞産品,也因價效比高,在市場上佔據了一定份額,帶來了十萬兩白銀的收益。如此一來,馬家鋪子一年的總收益為三十萬兩白銀。

兩邊收益對比很明顯,但是桓秋將自己名下鋪子的收益拿了一半二十五萬兩出來,只說是全部。馬文才並不清楚桓秋經營的細節,只知道賺得不少,對比馬家上百家鋪子的收益,那十多家鋪子能有二十五萬兩,已經是驚人的數字了。

馬文才內心很是自得,自得於自己眼光獨到,隱隱有天命之子的認知。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東周之系統騙我在洪荒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