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字不提吳愔,字字不離吳愔。
吳介之後,是魚貫而入的無數的皇親國戚和國家重臣。同樣痛哭流涕,懇請皇帝陛下大發慈悲,救救他們家中患病的祖父母、父母、兒女……
彷彿吳杲不是處置國家大事的國君,而是藥師佛的化身一般。
蕭娥英那邊同樣如此,一個個外命婦依禮覲見,手絹抹著眼淚,哭訴家中為病魔所苦的親人。沒有一個人提及吳愔和他正患病的兒子吳穆。
一些人家的確不屬意吳愔繼位,而一些原本的中間派跳出來,那就是因為吳愔當真犯了眾怒。
真正有延醫需求的人家其實並不多,但先前欠下大夫救命之恩的人情總是要還的,像這樣遞了帖子過去,就是雙方互相給面子的事情。
況且,許多大夫的專長與病症並不對症,強扭的瓜不甜,強行留下的大夫又怎麼能保證藥到病除呢?
蕭娥英強撐著精神,應付完一波又一波客人。終於等到回來稟告情況的內監。
蕭娥英急忙問道:“齊王如何說?”
內監低眉順眼地回應,“府外全是各家高門大戶的車馬,府內有數具大夫和太醫的屍體。”
蕭娥英聽到 “太醫” 二字,彷彿被人掐住了嗓子,追問道:“穆兒到底患的什麼病?”
難道吳愔懷疑有人買通太醫下黑手。
內監:“齊王言說,大郎所患乃是丹毒,自宮宴上吃了龍涎香酥後,回府後便發病了,那是他近日來唯一接觸的陌生事物。”
蕭娥英一聽,頓時捂住胸口,跌坐在鳳座上,心中大驚,問題出在龍涎香酥上?
那日她特意將吳穆喚到跟前,想勾起吳杲的舐犢之情,皇帝賜食龍涎香酥本就是意外之喜。
若這香酥有毒,放在御案上,以吳杲的口味喜好,是不會去吃的。
皇帝有專門的試毒太監,已經確認過無毒的食物,為何會引得吳穆發病?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蕭娥英情急道:“快快傳信齊王,讓他將那群大夫放了!”
追問道:“陛下如何處置?”
內監低頭回道:“陛下派了滕王去齊王府傳信。”
眾所周知,吳漳和吳愔先前有些不對付在裡頭。
皇宮內另一處,吳杲同樣得到訊息,心中一震,“龍涎香酥?”
他喂吳穆香酥的確是臨時起意,若吳穆當真因此患病,那就是天子御食遭人下毒。
這背後又是何人所為?
吳杲自詡聰明,卻怎麼也想不通其中的邏輯。
在酥餅內投毒,毒殺皇帝不成,卻毒倒了皇孫。可丹毒並非能一擊斃命的毒藥。
吳愔如此大張旗鼓,所圖為何?
將幕後真兇揭露出來?為兒子治病討公道?還是懷疑他這個親祖父有不慈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