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立了秦王國的政務軍務都確定好了,下一步就是大規模的基礎建設。
先建設波斯灣沿岸的城市以及兩河流域的城市,吉達港本身就有一定的基礎,只是擴建,方便很多。
從西南自治領運來的免費勞動力陸續到達,先生進行鐵路建設和其它的如軍營、學校、醫院、辦公室等的建設。
按照張偉與建設部和鐵路工程規劃人員的討論,先修建難度較低的鐵路,從西京到巴士拉到巴格達,一直到河東省和兩河省的鐵路是最先修建的,這裡都是平原地帶,最多就是遇到河的時候修築一座橋樑,修建的難度最低。
第2條鐵路是修築西京到達曼的鐵路,和東巴士拉到阿瓦士的支線鐵路。
現在修築鐵路需要的水泥和鋼鐵都是從上京船運來的,成本很高,為此,建設部提出建設幾座大水泥廠,地點設在西灣省靠近札格羅斯山脈的外圍,利用當地優質的石灰石資源。
為了使得秦國的經濟發展和工程建設有序進行,張偉責成建設部和工業部做一個合理的全面的規劃。
張偉先在西京、巴格達、阿瓦士和達曼、巴格達等幾個地方建立發電廠,需要的燃料分別是天然氣和煤炭,比如在阿巴斯的電廠就用煤炭做能源,達曼、西京等地的電廠就選用最便宜的天然氣發電機組和柴油發電機組,投資比較小,見效比較快。
為了儘快解決能源問題,張偉與龐大山等人商量後,決定在胡富夫建設油田和煉油廠,並在那裡建設大型水泥廠,在其綠洲處建設居住地。
對於採油廠和煉油廠,張偉直接選取的是九十年代的最佳裝置,石油開採量計劃每年100萬噸,煉油廠與之配套。有了能源,就能方便的利用當地優質的石灰石建造水泥廠了,有了水泥廠就可以澆築混泥土軌枕等。
張偉到達胡富夫之後,先是合成採油廠、煉油廠和水泥廠的技術人員,然後把相關裝置放出系統,由他們選取地址,進行安裝。
張偉暫時不能遠離,工程需要的各種材料他立即從系統購買,包括初期打地基需要的水泥、工具,甚至小到螺釘和勞保手套等。
需要的工人是張偉放出的1個師的國防軍,這樣安全和保密問題全部解決了。
為了省去很多麻煩,張偉又合成了城市的市長,組建市政府,負責後勤保障工作;又分別合成了採油廠、煉油廠和水泥的廠長、技術總監、生產總監等管理人員,讓他們組建管理團隊。
張偉還給這裡取了一個美好的名字,明珠市,這裡將會是沙漠裡的明珠,給帝國帶來光明和財富。
第一口油井的地基已經打好,幹2天就可以安裝採用裝置,這裡的石油質量很好,埋層為2000多米,對90年代的技術來說並不是難事;其它的輸油管道、儲存裝置以及煉油廠的裝置等也在管理人員的安排下有條不紊的進行安裝,估計3個月後就能出石油,6個月後就能出成品的柴油和汽油等。
大批的煤炭從巨港被運輸到沿海港口,現在帝國的運輸船以8000噸級的最多,每次運載煤炭在5000噸以上,由於使用的柴油發動機,航速快,非常方便快捷。
各地的磚瓦廠也都建立起來了,規劃的鐵路沿途,每個縣市都建設了一家,由張偉提供的現成裝置,非常迅速的被建立起來,開始使用的都是柴油發電機組,由張偉從系統購買了一部分柴油,後繼就是從仰光運輸來的柴油。
水泥廠的情況類似,很快就能出產品了。
現在到達的免費勞動力,分別被派遣去修築水泥廠和磚瓦廠,還有一部分在學習澆築水泥軌枕,另外一部分人在修築鐵路基礎,只要軌枕和鋼軌到達,直接局可以安裝了。
鐵路規劃人員一分為3,第一部分去勘探設計從阿巴斯港到阿富汗的鐵路,規劃、勘探清楚之後馬上開工,為此在阿巴斯也建立了大型水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