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反過來看這一次失利,姜維也需要一個向東吳開戰的理由的,現在孫據先背信棄義動了手,接下來不論他們怎麼反擊報復都不為過。
“大將軍,吳軍水師已經控制堵河流域,堵河又從東、南兩面流經上庸城,我軍若要進軍應該避開水路。”胡濟此時諫言道。
陸凱手中的一萬水師在堵河橫行無忌,為東吳軍隊在上庸郡內轉戰機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之前陸抗便是利用這一點才能完成在短時間內從竹溪撤兵、伏擊並趕往上庸合攻廖化等一系列操作。
胡濟的言論被大多數人認同,漢軍的將領們自知水戰不是東吳對手,而此時己方兵力尚有較大優勢,避開吳軍水師尋求陸路決戰是為上策。
張翼出聲道:“我軍的糧道與運兵很大一部分依賴於西漢水,堵水與西漢水相連,陸凱可以很輕易地派水師攔截我軍的兵船和糧船,此舉不可不防。”
“姜遠軍和下一批糧草正從漢中出發,此時尚在半途之中。”胡濟想起了這一點,憂慮道:“伯恭將軍所言極是,我軍須防範吳軍水師。”
姜維心中已經有了答案:“我軍明日拔營,向上庸城抵近,大軍不必過於遠離堵水河岸,只需防範吳軍戰船上的弓弩便可。”
他打算故意讓大軍走在吳軍水師在河上看得到的距離內,如此可以吸引陸凱派水師跟隨監視他們的動向,但卻又不進入吳軍戰船的攻擊範圍之內。
如此吊著敵軍,只要讓陸凱把水師留在堵水流域之內,就可以變相保住他們在西漢水的航道。
等姜遠和下一批糧草在楊縣登陸,漢中水師就可以暫時空出手來,那時他們或許可以找找機會對付陸凱的水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張翼和胡濟等人都理解了姜維這麼安排的用意,兩人私底下也認為這一手甚是高明。吳軍水師看到己方的大軍,自然不會視若無睹隨便離開,但他們即便在河面上沿途監視己方也沒有任何用處。
來忠道:“孫據正在率領援軍前來,同時另有一支人馬由驃騎將軍施績率領,正在進犯永安。”
“永安有羅令則在,不必擔心。”姜維信心十足地說道。
羅憲鎮守永安固然盡職盡責,但其實真正讓姜維對永安那一路放心的是施績。
施績已經被他們策反,若是孫據率軍去永安那一路,施績或許還不得不稍稍出力。
但現在孫據選擇率軍來上庸增援陸凱,永安那邊完全是施績獨自領軍,姜維料定他必然不會多麼賣力。
“明日進軍,進至上庸城西面二十里下寨,等一等姜遠和我們的糧草,順便也等一等孫據。”姜維在解散帳中議事之前下了最後一道命令。
“孫據率軍三萬來援,若讓其與陸凱匯合,則吳兵在此間有五六萬之眾,恐其勢大不易擊破。大將軍何不趁孫據未至,先破陸凱、陳泰?”夏侯霸不解道。
“孫據無名之輩,此等人統領大軍,只會令良將束手、賢才蒙塵。他來了,我們會贏得更容易。”姜維笑道。
陸凱和陸抗不是好對付的吳將,但孫據算個什麼東西?不過是靠著孫峻、孫綝的廕庇爬上高位的宗室紈絝罷了。
這等人率軍前來上庸,簡直是拱手把勝利相讓。
喜歡殘漢虎膽請大家收藏:()殘漢虎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