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水東岸,吳軍戰船停鉚在此,陸凱和陸抗臨水結營。
自追擊廖化得勝之後,吳軍就主動撤退至此,將上庸城的防禦仍舊丟還給陳泰。
漢軍主力沿河而進,吳軍水師雖一路跟隨監視,但卻未能找到什麼破綻,一路下來等若旁觀陪跑無所事事。
姜維大軍在上庸西面二十里下寨,營壘相連軍勢龐大。
陸凱聞姜維親率大軍前來,心中憂慮,乃召族弟陸抗至營中商議道:“丞相密謀聯魏伐蜀,本應調虎離山將姜維牽制在關中,如今蜀軍主力悉出漢沔,我等如之奈何?”
“吾兄之患,恐怕不在姜維吧。”
陸凱嘆了口氣:“丞相與陛下不和,前方戰事緊張,國中又內患甚重。我是擔心國家有滅亡的危險。”
陸抗道:“姜維之意本在伐魏,丞相令我等暗襲蜀軍已負盟約。今兩國再度結怨,不是靠談判能夠收場的。孫將軍的援軍將要抵達,若能逼退姜維,尚能保住國家。”
“你覺得孫據是姜維的對手嗎?”
陸抗沉默不語,眼神已經說明了他並不認可孫據的才能。
陸凱隨即也明白了,於是做出決定道:“幼節,你是名將之才,若是留在這裡受制於孫將軍,雖然戰敗之責不在於你,但卻對國家有害。我欲讓你領水師去漢水,如何行動由你自行判斷。只是……”
他沒有把話說完,但意思已經很明白了。
留下來聽從孫據的指揮,很可能發揮不了價值就會戰敗,但這樣多半不會受到追責。放陸抗率軍前往北面的漢水獨自作戰,也許會收穫更好的效果,但萬一失利勢必受到懲罰。
是擔當大任還是明哲保身?陸凱並不想過於逼迫他,故而陳明利弊,希望由陸抗自己選擇。
陸抗昂首正視著兄長的目光,堅定地回答道:“願為國家赴湯蹈火。”
次日,陸凱將麾下水師全數授予陸抗,陸抗帶著八千精銳步卒與一萬水師朝西漢水上游進軍。
陸抗出發沒多久,孫據便帶著張布、萬彧與後續的三萬大軍前來匯合。
見陸凱麾下兵馬稀少,孫據心中疑惑,向其詢問道:“前者收到將軍戰報,聞已在上庸城下大破蜀軍,緣何營中兵將甚少?”
陸凱回答道:“別部已隨鎮軍將軍出發,溯西漢水襲蜀軍糧道。”
孫據恍然大悟,甚喜:“姜維統領十萬之眾涉此山城險地,又恰逢天降霖雨,若能斷其糧道則其軍不攻自破!”
“正是。”陸凱心想不會那麼容易的,即便陸抗能夠控制西漢水阻止蜀軍從水路運糧,姜維也會想別的辦法保證糧草供應。
從陸路運糧確實會麻煩很多,不過蜀軍為這一仗準備了近一年,豈能如此輕易就被擊退?
“姜維大軍現於何處下寨?”孫據沒有注意到陸凱的走神,轉身面向大營中的地圖興沖沖地詢問姜維的位置。
陸凱軍中的參將上前在地圖上為孫據指示道:“蜀軍在上庸城西面二十里外下寨。”
“姜維沒有來攻打上庸城嗎?”
“蜀軍前鋒被我軍擊破之後,姜維行動十分謹慎,暫時還未兵臨上庸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