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姜維考慮的是把鄧艾和隴右魏軍關在隴右就地消滅,所以優先控制天水郡尤為重要。
但姜遠還是覺得如果以奪取天水郡為目標,那麼派遣胡濟配合進攻是最優的解法。
可惜姜維現在似乎覺得不需要胡濟助攻,自己也可以實現這個戰略目標,他擔心的是司馬望過來攪局,就像當初陳泰幾次馳援一樣,因此胡濟的任務理所當然變成了牽制長安的魏軍。
離開軍帳之前,姜遠留意了一眼姜維放在桌案上的大將軍印,暗暗下定了決心。
請費芸葭幫忙模仿筆記寫的那封手令不是別的,正是給胡濟的調兵命令。
雖然此時的姜維志得意滿,沒有動用胡濟的意思,但後續的戰事變化一定會讓他意識到漢中那支人馬的重要性。
既然胡濟失期不至是戰敗的原因之一,那麼只要把請他出兵的命令提前送到就行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先前在自己軍中和寧隨進行的推演,也是為了儘可能復現段谷之戰前的兩軍態勢變化,從而找準讓胡濟出兵的時機。
結合姜遠自己所瞭解的歷史,初步推斷姜維應該是在渡渭水棄船之後決定奔襲上邽,同時給胡濟傳令出兵增援的。
那麼把時間稍微往前推一下,至少得在他們轉擊南安的時候,就把命令給送出去。
在那之前,必須想辦法給那份偽令蓋上印章。
姜遠懷揣著心事回到自己軍中,第三局推演已經完成了,寧隨在等他回來報告結果。
“從隴右和漢中兩路夾擊天水……且甩掉鄧艾主力的情況下,我軍有足夠把握奪取天水。”寧隨簡單地總結道。
“鍾堤大營加上我們無當飛軍,人數已經遠在鄧艾之上。只要沒有意外,即便沒能擺脫鄧艾的主力,問題也不大。”姜遠說了自己的看法。
寧隨點頭,隨後提出了一個問題:“漢中的軍隊如果要協同大將軍攻擊天水,應該何時出兵才能趕得上?”
“我軍從祁山轉向南安之時。”姜遠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寧隨眼中閃過一絲異色,說道:“試問,我軍正在向南安前進,大將軍會在這個時候下令讓鎮西大將軍出兵嗎?”
這就是問題所在了,沙盤上的推演是有姜遠在場,帶著穿越者的主觀去推匯出的。
和正常的軍事推演以窮盡各種可能並作出大機率預測不同,他們的推演是在已知大致結果的情況下去復現可能的過程,相當於為了結果而論證。
雖然寧隨不具備姜遠那樣現代人的知識,但依靠自身的邏輯感他也意識到了推演存在問題——除非未卜先知,否則主帥怎麼能想到在攻擊南安時派胡濟去天水呢?而等到全軍在渭水東岸登陸,把上邽定位目標時,再去漢中請胡濟出兵,就難以趕上匯合的時間了。
或許這就是胡濟失期的真相,因為以他正常接到命令的時間點,如期趕到本身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段谷之戰兩大疑問之中的一個,姜遠覺得自己已經解開了,但還有另一個疑問困擾著他。
姜維這邊的主力是怎麼被鄧艾擊敗的,鄧艾以弱勝強的招數是什麼?
喜歡殘漢虎膽請大家收藏:()殘漢虎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