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姍姍在鳳凰衛視的這幾天,親身感受到兩地工作上的不同。
在這兒,大家做事講究效率,為了搶新聞會採用各種手段,每個人都很忙碌,就好像在和時間賽跑一樣,工作節奏非常快。
作為主持人,她不需要像現場記者那樣跑來跑去的抓拍新聞,只要在演播室主持就好。
但這種氛圍無疑會感染到她,當別人都在跑動的時候,只有自己一個人坐在那兒,和整個大環境格格不入,不合拍。
或者說她還沒有適應這種快節奏的工作方式。
在京城,大家工作上不慌不忙,就算是熬夜趕工也會有休息的時候,這不是說工作不上心,而是內地媒體的競爭沒有這麼激烈。
在香江,一條新聞的播出落後於其他電視臺,觀眾就會換臺,收視率就會降低。
想要提高收視率,就要搶時間,抓新聞,節奏自然是越來越快。
商業社會時間就是金錢。
這正是林子軒擔心的地方,他和香江的電影人有過合作,對此有所瞭解。
以電影為例,馮曉剛拍一部賀歲片要用大半年的時間,在香江基本上三個月搞定。
想要融入這種工作環境,除了要克服語言和文字上的障礙外,還要調整好心態。
林子軒能幫上忙的地方不多,買臺手提電腦能夠提高慕姍姍的工作效率。
手提電腦和臺式電腦差別不大,學起來不難,只是在內地的公司還不太普及。
尤其是像林子軒這一代人,他們上大學那會就沒接觸過計算機,工作後這麼忙,也沒時間去學,成了老闆就更是如此,手下有人懂電腦就行了。
慕姍姍上手很快,掌握了手提電腦的基本操作,能夠看檔案上網查資料了。
幾天後,慕姍姍請了鳳凰衛視的三位主播來酒店吃飯,這三位主播都來自內地,兩女一男,分別是小陳、小許和小竇。
小陳是九三年從京城廣播學院外語系畢業,算是慕姍姍的學妹。
小許畢業於京城外國語大學,曾在華國電視臺工作,是慕姍姍以前的同事。
小竇原來在粵省廣播電臺做主持工作。
三人是九六年加入的鳳凰衛視,那時候鳳凰衛視還在籌備之中,他們剛到香江,人生地不熟,租住在同一個小區。
小陳和小許住在一起,彼此有個照應。
如今,三人都有了自己的節目,在鳳凰衛視站穩了腳跟,和這個年輕的電視臺共同成長。
這頓飯在酒店的餐廳裡,還算豐盛,大家就是敘舊和閒聊。
在座的都是主播,嘴皮子利索,言語風趣,容易拉近彼此的距離,他們聊著過去在內地的生活,和現在在香江的感受。
時間過得很快,林子軒大部分時間都是靜靜的聽著。
“你們這些天這麼忙,一定要多吃點。”林子軒偶爾勸說道。
“林哥,以前在臺裡我就聽說你是個節目策劃的高手,慕姐當初那檔《方大綜藝》就是你策劃的,現在還播著呢。”小陳請求道,“你能不能指點指點我啊,看我適合什麼節目。”
林子軒在華國電視臺小有名氣,有不少傳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