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林子軒只想在香江輕鬆的旅遊,可難免會遇到一些交際應酬,比如內地作協和香江作家聯會舉辦的文學交流活動。
香江的文壇不像內地由政府組織,更多的是一些因為文學觀點相近組成的小團體。
比如香江作家聯會,香江作家協會,香江文學促進會,香江詩人協會等等。
其中,香江作家聯會成立於1988年,由31位作家發起,秉承“以文會友”的宗旨,是一個相對鬆散的文學組織。
目前有兩百多名會員,在香江算是較大的文學團體。
在香江這座流行文化盛行的城市,通俗小說佔據了絕大部分的圖書市場,以武俠和言情小說為主,純文學的生存空間不大。
想想就知道,香江的生活節奏很快,市民閱讀報刊雜誌是為了消遣娛樂。
娛樂和傳媒行業的發達導致香江的純文學圈子,大家或許知道香江的武俠作家,卻不知道香江的嚴肅文學作家。
這和內地的情況不太一樣,內地文壇以嚴肅文學為主,通俗文學只是補充。
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內地的圖書市場越來越熱衷於暢銷書和通俗小說。
內地作協和香江作家聯會的交流更像是小圈子的活動,說實話,林子軒根本不認識參與交流的香江作家,也沒有讀過他們的作品。
他是被作協的人拉來的,加入作協,自然要履行相應的義務。
林子軒作為內地知名作家,又剛好身在香江,過來刷刷存在感,走走過場是順便的事兒。
他不知道別人,不過香江的作家卻知道他。
尤其是《活著》這部小說在日本和韓國出版後,林子軒在亞洲文壇有了不小的聲譽。
這是典型的牆內開花牆外香,《活著》透過電影的傳播,先是在歐洲各國受到關注,再傳回亞洲,被港臺地區的作家所熟知。
而且,他還是明年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的有力競爭者。
這個文學獎創立於1982年,無論是在義大利本土還是國際上都有很大的影響力。
整個評選過程非常透明,先由十位著名作家評選出義大利國內和國際入選作品各三部,再由義大利17所中學的230名中學生評委秘密投票選出國際、國內各一名特等獎。
《活著》在義大利出版,已經進入了候選名單。
這和參加電影節一樣,林子軒獲得了提名,能不能拿獎要到明年六月份才知道。
按照義大利出版商的說法,情況相當樂觀,進入前三名問題不大,能不能拿到最高獎要看那些義大利中學生的最終投票。
目前,華語文學作品想在國際文壇上拿獎不太容易。
這既有翻譯的問題,也有東西方文化的差異,還有就是政治上的因素。
不過越是困難,大家越是期待,比如諾貝爾文學獎,每年頒獎的時候國內媒體比國外媒體還要興奮,這種心態和國產電影衝擊奧斯卡一樣。
就這樣,由於一個義大利的文學獎項,林子軒在國內文壇的地位提升不少。
這就是獎項的好處,是一種被認可的證明,說出去有底氣。
正因為如此,香江的作家對林子軒頗為熱情,請他談談創作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