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主持的音樂節目不是挺好麼?我看了你們臺,節目很不錯。”林子軒稱讚道。
林子軒之所以看鳳凰衛視,主要是因為香江這邊的電視臺要麼是粵語,要麼是英語,鳳凰衛視至少說的是國語,聽起來沒有障礙。
“我也想有一檔自己的節目,就像慕姐的訪談節目一樣。”小陳羨慕道。
音樂節目主持起來並不難,換一個主持人都行。
作為一名主持人,最重要的是找準自身的定位,有一檔合適的節目,或者說是無可替代的節目,換一個主持人就不行了,這樣才算是成功。
他們在鳳凰衛視雖然站穩了腳跟,卻還不算是當家主持,沒有一檔代表性的節目。
一個是因為鳳凰衛視開播不久,沒有太多的資源,還有就是港臺主播的競爭。
目前,鳳凰衛視的當家主播是來自寶島的主持人,叫做吳曉莉。
“你也可以啊,訪談類節目可以有不同的風格,你的形象適合走輕鬆親民的路線,以感情和娛樂話題為主就不錯。”林子軒建議道,“比如叫做《魯俞有約》。”
“那我呢?我適合什麼風格?”小許詢問道。
“這個,你的形象端莊溫和,適合採訪社會知名人士,企業家之類的名人,聊聊他們成功背後的故事。”林子軒回應道。
“為什麼我就親民,小許就端莊溫和,林哥你這次可看錯了,她的性子很強勢,只是平時偽裝的很好。”小陳爆料道。
“你的性子比我還倔呢,還好意思說我。”小許反擊道。
“兩位美女,注意形象。”小竇在一旁提醒道,“你們倆住一塊還沒打起來,真是萬幸了。”
“我們倆感情好著呢。”小陳不滿道。
“就是,竇哥你羨慕去吧。”小許附和道。
“你們這一唱一和的,也是沒譜了,你們都問過了,給我個機會,我也想知道自己適合什麼節目。”小竇好奇道。
“我可不是算命的,你們別當真,就是說說我的意見,我看聞濤你說話幽默風趣,脫口秀這類節目應該會很有意思。”林子軒提議道,“這種型別的節目在西方很有市場,咱們這兒還不多見,算是一個創新吧。”
林子軒說這麼多倒不是為了刻意和他們結交,主要是想給慕姍姍創造一個好的工作環境。
雖說這只是一個短期工作,不過有人照應著總要好一些,大家都來自內地,互幫互助嘛。
晚飯結束,林子軒和慕姍姍把三人送走。
倆人沒有急著回酒店,而是在周圍慢慢的散步,這兒靠近海港,夜風吹散了暑熱。
來到香江後,慕姍姍一直忙碌,他們還沒有這麼自在獨處的時候。
“那個《魯俞有約》是怎麼回事?我以前好像在哪兒聽過。”慕姍姍貌似隨意的問道。
“我就那麼隨口一說,人家不一定會用。”林子軒解釋道。
幾年前,林子軒給慕姍姍策劃節目的時候,說過一個《姍姍有約》,慕姍姍記性好,一直沒忘,雖然她的節目沒有用這個名字,可也不想被其他人佔用。
那畢竟是倆人共同的記憶,在這方面,女人往往是自私的。(未完待續。)
喜歡文藝生活請大家收藏:()文藝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