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稀有的寶物,觀眾為了長見識也會收看。
這檔節目剛開始,哪那麼巧就能碰到值幾百萬的古董,於是就會出現職業的託。
馬未督和拍賣行會拿古董出來,找人編個故事,什麼在地攤上花幾千塊買來的,專家一鑑定值幾十萬,這樣節目就有看頭了。
拍賣行拿古董出來是為了宣傳,可能下一次拍賣的時候就有這件古董。
這倒不算是作假,《鑑寶》主要是為了介紹古玩和收藏的知識,能達到這個目的就行了。
這種事情在拍賣行很常見,有些託專門用來抬高價格,還有的故意導致流拍,反正古玩這一行有很多貓膩,外行人還是謹慎為好。
現場準備完畢,導演那邊預備開始。
整個演播廳佈置的古香古色,專家們穿著老式的大褂,慕姍姍穿了一件旗袍,很有點懷舊風,現場觀眾大多是臺裡的工作人員。
慕姍姍的主要工作就是和持寶人閒聊,介紹寶物的來歷。
這時候能引出不少稀奇古的怪故事,那些故事講的越離奇的越可能是託,他們是慕姍姍公司的員工,就是為了讓節目有意思。
以後節目走上正軌,這種託會越來越少。
每一位持寶人上臺的順序是固定的,專家們按照各自的專業進行分析,有時候說錯了,或者說的不到位,專家會要求重拍。
馬未督很享受這個過程,他的口才不錯,說起來頭頭是道。
反而那些專家是第一次錄節目,叫停的次數不少,解說的乾巴巴的,不夠吸引人。
這說明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馬未督適合這種聚光燈下的生活。
《鑑寶》是目前全國最大的一檔收藏類節目,它的形式更為開放,讓老百姓參與其中,不像有些節目只是講解收藏知識。
京城電視臺的領導也在錄製現場,這次他們投入大量資金打造這檔節目,未嘗沒有和華國電視臺一爭高下的意思。
除夕當天播出的賀歲劇《編輯部的故事》續集,讓華國電視臺白天的節目收視率暴跌。
這讓其他地方電視臺看到了希望,收視率代表著廣告收入。
一直以來,華國電視臺的廣告費用是最貴的,只要地方臺有檔節目的收視率能超過華國電視臺同檔期的節目,肯定會得到廣告商青睞。
就像《鑑寶》這檔節目,京城電視臺會放在週日晚上播出。
只要在京城地區的收視率不比華國電視臺低,冠名費和廣告費都不是問題。
節目錄制結束,京城電視臺的領導和慕姍姍握手告別。
他們和慕姍姍合作一個是因為這檔節目是慕姍姍的公司策劃的,而且作為主持人,慕姍姍在京城有著不小的影響力。
走出演播廳,外邊有點冷,林子軒拿了一件風衣披在慕姍姍身上。
這種感覺有點像是以前在華國電視臺的時候,慕姍姍錄完《方大綜藝》,他在外邊等著,然後兩人一起回家。
一晃好幾年過去了。(未完待續。)
喜歡文藝生活請大家收藏:()文藝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