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國電影行業內部,還是以金牛獎最為正規和專業,大學生電影節是一個有益的補充。
“尤哥,你要放鬆心態,以目前的情況看,以後會進入一個娛樂化的時代,咱們以前拍電影不用跑宣傳,現在就要想方設法的宣傳,這個圈子沒那麼純粹了。”林子軒提醒道。
“不管怎麼娛樂,電影它還是一門藝術,我只要把片子拍好就成,其他的就歸你們管了。”葛尤樂呵呵的說道。
這麼想也沒錯,電影始終還是要看質量,這是最為根本的東西。
傍晚時分,林子軒和慕姍姍回家,聊起了一件事。
香江的鳳凰衛視在三月底開播了中文臺,面向全球華人播出,鳳凰衛視知道慕姍姍不會前往香江工作,他們就想和慕姍姍合作製作一檔節目。
這裡面有幾個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鳳凰衛視董事局的主席畢業於京城廣播學院。
他想用廣播學院畢業的主持人。
慕姍姍的職業履歷很出彩,在華國電視臺主持過頗具影響力的節目,在國內具有很高的知名度,還有在美國進修的經歷。
她看問題的角度和觀點更為開放,適合做一檔面對全球華人的節目。
這些年,電視行業的發展很快,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電視。
老百姓從電視裡瞭解各種資訊,包括國家大事和明天會不會下雨,同時還有無數的廣告。
“他們的意思是和我合作製作一檔關於國內的節目,主要是介紹國內百姓的生活狀況。”慕姍姍敘述道,“他們會提供資金支援,我負責節目的編導工作。”
“這是好事啊,他們怎麼不和華國電視臺合作?”林子軒疑問道。
“他們想要更為民間的態度,拍攝百姓更為真實的生活狀態。”慕姍姍解釋道。
“那可以拍一檔旅遊節目,讓記者到國內四處採訪,透過親身體驗來展現各地不同的風俗習慣和當地的飲食文化。”林子軒提議道,“咱們國家這麼大,一個地方來一集,弄個上千集都沒問題。”
隨著國內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假期的增多,旅遊逐漸成了熱門的話題。
就目前來說,百姓旅遊的目的地傾向於大城市,比如京城和滬城。
但華國幅員遼闊,能夠旅遊的地方太多了,一檔介紹美景和美食的節目能讓百姓開闊眼界,增長見聞,在海外的華人也能領略華國的人文和自然之美。
“他們想要的恐怕是那種紀錄片的形式,現在還在談,我會給他們提供幾個節目方案,看那邊的意思吧。”慕姍姍淡定道。
對慕姍姍來說,並不急於製作一檔新的節目。
《姍姍訪談錄》剛剛進入正軌,在滬城電視臺取得了不錯的收視率,正是需要穩固的時候,不過鳳凰衛視面向海外播出,在海外的影響力會更大一些。
如果能和鳳凰衛視達成合作,有了資金的支援,多做一檔節目也沒什麼。
“紀錄片不行了,以後的電視節目還是以娛樂為主,什麼歌唱比賽啊,選秀節目啊,全民都能參與,這才是電視節目的新潮流。”林子軒如此說道。(未完待續。)
喜歡文藝生活請大家收藏:()文藝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