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臥虎藏龍》這個專案上,王鍾軍比林子軒更為上心。
這是他參與投資的第一部電視劇,想從中學到影視製作方面的經驗,為華宜廣告公司今後在影視圈發展打下基礎。
林子軒製作過很多部電視劇,心裡有底,就不那麼的勞神費心。
和王鍾軍不同,他對這部電視劇的期望值不高。
原著的武俠小說還不被大眾所熟知,李慕白和玉嬌龍的人物形象還沒有深入人心,觀眾或許都不知道這兩人的來歷,這時候拍出來的電視劇只是起到一種推廣普及的作用。
只要能達到這種效果,他就滿足了。
想要讓更多的觀眾看到《臥虎藏龍》,最好的辦法就是在華國電視臺播出。
有張紀鍾導演,陳導明主演,林子軒製作的電視劇,質量上有保障,思想內容上沒問題,想在華國電視臺播出並不困難。
他們在臺裡都有關係,關鍵是在華國電視臺的哪個頻道,哪個時段播出。
這主要是看臺裡面的意思,願不願意推廣武俠片。
華國電視臺總能起到引領帶頭的作用,能帶動不同型別電視劇的創作風潮。
它播出《渴望》,都市情感劇火了,播出《編輯部的故事》,情景喜劇火了,播出《戲說潛隆》,戲說歷史劇一拍就是好幾年。
這就是國家級電視臺的影響力。
當然,不是說所有在華國電視臺播出的電視劇都能大火,真正引起轟動和熱議的劇集就那麼幾部,主要還是看電視劇的質量,以及能不能讓觀眾產生共鳴。
電視臺只是一個播出平臺,百姓才是最終的評委。
各地的電視劇製作單位都盯著華國電視臺,想從中瞭解觀眾的喜好。
華國電視臺作為國家級媒體,在選擇播出電視劇方面有很多的限制。
比如某一年是解放戰爭勝利多少週年,就會播出大量戰爭題材的電視劇,今年和明年表現香江迴歸,或者一國兩制的片子,很容易在綜合頻道的黃金檔播出。
這幾年,華國電視臺開通的頻道數目越來越多。
今年一月份,第八頻道面向全國各地播出,這個頻道叫做文藝頻道,以播放電視劇為主。
林子軒打算把《臥虎藏龍》放到華國電視臺剛開播的第八頻道播出,目前第八頻道的播出資源不多,應該能爭取到晚上八點的黃金檔。
除了華國電視臺,以藝術中心和各地電視臺的關係,把《臥虎藏龍》推銷出去不成問題。
所以,他不擔心能不能收回成本,他在乎的是這部電視劇能產生多大的影響力。
《臥虎藏龍》前傳拍攝的籌備工作已經在進行之中,在此之前,林子軒讓張紀鍾帶著武術指導到香江一趟,和香江的同行交流經驗。
目的就是怎麼把武戲拍的更好看。
內地的武俠劇在人文和場景上更勝一籌,但在武打動作和節奏把握上不行。
這麼說吧,內地的武俠劇太過注重文戲,給觀眾冗長拖拉的感覺,不夠利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