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專案雙方都很滿意,屬於強強聯手。
空政中心是老牌的電視製作單位,林子軒和馮曉剛在電視圈頗有盛名,只是部隊有紀律,對資金的控制很嚴,有監管機制,不會把資金打到好夢公司的賬戶上。
《炊事班的故事》從籌備到拍攝都要在空政中心的監督下進行。
林子軒是製片人,馮曉剛是導演,其他的都是空政的人,這樣他們才能夠放心。
也就是說,除非這部戲賣出去收回投資,否則林子軒拿不到一分錢。
按照計劃,《炊事班的故事》將在十一月中旬開機,爭取三個月拍完,情景喜劇場景簡單,只要演員沒問題,拍攝進度很快,三天拍一集非常正常。
空政的演員都是演話劇出身,表演功底沒問題,就是沒演過這種生活化的電視劇。
林子軒沒去指導他們演戲,而是讓他們反覆觀看《我愛我家》,自己揣摩該怎麼演情景喜劇,這要比說一通大道理強得多。
這時候的演員認真,尤其是空政的演員,作為軍人,他們把拍戲當成任務來做。
根本不用催,排練的相當用心,還會提出不少建議,這是他們的好機會。
以前空政中心拍戰爭戲,都是那些濃眉大眼,一臉正氣的演員當主角,長相稍微不端莊的演員只能演配角跑龍套。
這次拍攝《炊事班的故事》,林子軒挑選的都是有特點的演員。
有特點不是指丑角,而是指有喜劇表演天賦,演喜劇就要放得開,不端著,只有真正放下身段的演員,才能演好喜劇。
有了空政中心的配合,這是林子軒做製片人以來,最輕鬆的一次。
他當然明白空政中心的打算,情景喜劇能拍續集,空政中心顯然有下一次單幹的想法,國有的電視製作單位需要有能盈利的電視劇。
如果《炊事班的故事》獲得成功,也是一項榮譽,在部隊上,榮譽更為重要。
林子軒對此表示理解,他更為看重的是和空政中心建立起來的良好合作關係。
一回生,二回熟,下次要拍攝軍旅題材的影視劇就更容易合作了。
作為一家小型的影視公司,在沒有發展起來之前,和國有單位保持好關係非常重要。
回到公司,林子軒把合同放好,招聘來的小姑娘很有眼色的給林董事長倒了一杯茶。
林董事長很有老闆派頭的讓小姑娘出去,自己坐在老闆椅上,拿起桌面上的報紙翻看,他在上面看到了這一屆華國電視金鶯獎的訊息。
這一屆金鶯獎於10月16日在津門舉行,藝術中心由趙寶鋼帶隊,那部《女人不是月亮》獲得了最佳電視劇獎。
沒有意外的話,明年的金鶯獎《京城人在紐約》會是大贏家。
只是這些事情和林子軒的關係不大了,他已經離開了京城電視藝術中心,走上了另一條道路,這是一個新的起點,新的戰場。(未完待續。)
喜歡文藝生活請大家收藏:()文藝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