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禮拜天,林子軒和慕姍姍一起來到京城的新華書店。
他們不是來買書,而是參加出版社舉辦的一場簽名售書的活動,如果是一位寫嚴肅文學的作家,很少舉行此類活動。
在華國,購買嚴肅文學書籍的讀者不多,簽名售書起不到應有的宣傳作用。
暢銷書作家則不同,他們往往具有不小的社會知名度和影響力,有一定的讀者群體,如此才能吸引讀者前來買書。
這種籤售活動也是這兩年才在華國興起,影視明星成為其中的主力軍。
相對於《活著》這本小說出版的難產,慕姍姍的新書要順利的多。
這類回憶性質的暢銷書不需要太高深的文采,也不用費心的琢磨情節,只要平鋪直敘就好,寫的越平實,讀者越歡迎。
慕姍姍七月份開始寫書,九月份交稿,出版社十月份印刷發行,十月下旬就在全國各地銷售,一路暢通,極其順利。
一個是這本書的題材沒問題,還有就是相關文化出版部門的配合。
慕致遠的女兒出書,誰要是從中阻攔,那是自找沒趣,就算是官場上和慕致遠不對付的人,也不會在這種小事上做文章,手段太低階。
為了不惹出麻煩,在交稿之前,慕姍姍還是把書稿給華國電視臺的高層看過。
書裡有牽涉到華國電視臺的地方,不過內容不多。
比如林子軒在紐約銷售華國的電視劇,還提到在美國建立電視臺等等。
一年過去了,華國電視臺在海外的第一家電視臺美洲東方衛視在1993年10月28日正式開播,覆蓋範圍整個北美地區。
這個電視臺能實時的轉播華國電視臺的節目,還能在美國製作節目,面向北美地區的華人,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宣傳陣地。
這一切正是因為林子軒當初發回國內的一份工作總結,要讓華國的聲音傳遍北美。
當然,就算沒有林子軒,這類在海外的電視臺遲早也會建立。
如果林子軒和慕姍姍接受了安排,現在就應該在美國的芝加哥工作,那會是另一種人生。
慕姍姍在書裡提到了那次艱難的選擇,畢竟如今還有不少人想到美國過上美好的生活。
華國電視臺的高層覺得沒問題,這件事不是什麼秘密,美洲東方衛視即將開播,正需要宣傳,透過慕姍姍寫出來,也能讓國內讀者知道在美國宣傳的不易。
這是華國電視臺的一項業績,沒什麼不能說的。
這家在東北春城的出版社對書稿極為滿意,想不到會有這麼多的幕後故事。
暢銷書往往具有時效性。
這本書主打的是慕姍姍華國電視臺主持人的身份,以及《京城人在紐約》的影響力。
發行的時間越晚,《京城人在紐約》的影響就越低,除非是等到明年十月份的金鶯獎,這部電視劇獲得大獎的時候,才會出現反彈。
無論是慕姍姍還是出版社都不可能等上一年的時間。
林子軒看過樣書,裡面有不少他們在紐約生活和工作的照片,這是慕姍姍精挑細選後提供給出版社的,每一張都具有紀念意義。
由於有了這些照片,增加了書籍的印刷成本,定價是十五塊錢,略顯貴了點。
出版社第一批印了五萬冊,看看市場反應,結果反饋回來的銷售資料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