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周楠點頭,對季椽道:“要不是我這邊工作走不開,我都想去你那邊學習了。你建立的微小型衛星專案,帶給我們的不只是衛星空間技術的進步,更重要的是經費上的節約,可以使我們明年開始,研發更多衛星。”
“嘶——”李莉驚了,畢竟從美元減到6000美元的成本,小學生都能算出差距。
“請問,這些內容可以對外公佈嗎?”
周楠點頭:“可以,這只是正常向國際社會介紹我國的高新科技罷了,畢竟,我們衛星基地也接國際訂單的。”
李莉點點頭,繼續採訪季椽:“那麼季先生,費用相差那麼多,技術上微小型衛星能達到和大衛星一樣的功能嗎?”
“沒有問題。”季椽肯定道:“經過多次測試,微小衛星的所有功能都和大衛星沒有差別,要說的話,只有使用壽命問題。微小衛星只有大衛星使用壽命的一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季椽再次對李莉,同時電視機前的觀眾科普:“正常大衛星的使用壽命為4年,而微小衛星的使用壽命是2年。”
李莉脫口而出:“但兩年後再做,4年花費也不過每千克美元……”
季椽笑著點頭:“沒錯。”
周楠再度開口:“我相信衛星發射成功後,必定會有很多第三世界的兄弟國家感興趣的。”
國際衛星訂單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微小型衛星在太空中確認使用沒問題後,接下來重點製造的將是微小型間諜衛星。不過這些就沒必要說了,連季椽本人都不知道。
其實微小型間諜衛星專案被提出時,基地就曾建議過把季椽拉進來,給他衛星基地正式工程師的身份,甚至可以由他主導間諜衛星專案。這待遇給的極為真誠,權益也極大,當時參與會議的安全部人員都同意了,說回去就打報告。
一週後他回來,告知他們上面不同意讓季椽成為衛星基地工程師。
“上面什麼意思?”周楠很不滿:“是因為他太年輕,學歷和資歷不夠?”
“資歷不夠?就是太夠了……”那名安全部人員露出一言難盡的神情:“你們知道他以前是研究什麼的嗎?”
“什麼?”
“是……算了,現在還不能解鎖資料。總之,上面的意思是,把季椽留在衛星基地太浪費了,應該放他去研究更多更重要的東西。”
更重要的東西是指什麼?周楠疑惑不已。
他看過季椽的資料,知道他發表過很多篇sci論文,是中科院學士李澤業的學生,目前博士生在讀。可以說品學兼優,但從資料上看不出什麼特別的東西,究竟以前是研究什麼的?
周楠這邊想著,另一邊季椽已經回答了不少李莉關於技術上的問題,不時引導到加思·米爾恩身上,幾人交替回答問題。採訪一個多小時都很順利,快結束時,李莉終於忍不住問了衛星外的話題:“我看季先生比其他工程師年輕太多了,可以問問你在衛星基地負責的工作嗎?”
從年齡上看,季椽應該是碩士研究生,這個學歷在衛星基地就是最底層的技術員。但底層技術員是不可能代表衛星基地接受採訪的,因此李莉對他很好奇。
對於這個突如其來的問題,季椽轉向周楠:“周工,可以說嗎?”
周楠想了想:“也沒什麼好隱瞞的,你回頭不也要寫論文嗎?到時候還不是人盡皆知。”
像微小型衛星這樣的高新技術,對國際公佈時,肯定要發表相關論文的。季椽這個負責人的名字怎樣也無法隱藏,也沒有隱藏的必要。
於是季椽點頭:“我是微小型衛星專案的負責人。”
“主申請人,主研製人,主負責人。”周楠補充:“我聽說微小型衛星專案,因為季椽是申請人才獲得批准的,不然中科院也未必敢批這麼一大筆錢……啊,似乎不該說的,這段話記得剪掉。”
喜歡國家制造請大家收藏:()國家制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