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豐縣城不大,起初因產鹽運鹽而起,一條河水從城邊穿過;
縣城只有兩條街道,一條主要是售鹽製鹽和相關物品為主;
一條以餐飲、客棧和日常生活用品為主;
縣城人口不多,萬餘人,大多從事與鹽有關行業;
稍微特殊的就是在這兩條街道不遠處,孤零零的聳立著幾棟房子;
那裡是祿豐縣軍管會所在地,也是馬上要成立的祿豐縣人民政府所在地;
幾棟房子當初是為修建滇緬鐵路車站而修建的房子;
滇緬鐵路停工之後,房子還沒修完就廢棄了;
解放以後,祿豐軍管會在沒收了國民政府資產之後,稍加修理就成為了如今的辦公地;
滇緬鐵路修建於抗戰初期,起點在昆明總站;
國民政府於1938年12月動工,1942年因滇西失守而停工;
滇緬鐵路工程浩浩蕩蕩,但線路實際鋪軌僅僅是從昆明修到了安寧,始終未能達到最終目的地——緬甸的臘戌;
30萬人的血淚勞動最終功虧一簣,成為一大歷史悲劇。
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忙於返回內地接收,並準備打反共內戰,加之滇緬公路已恢復通車,滇緬鐵路失去了作為國際通道的戰略意義,已無修建必要,整個工程因而半途而廢。
解放後的19581959年,鐵道兵部隊利用原先抗戰時期已完成的路基從石咀鋪軌至了楚雄一平浪,史稱“昆一線“。
1970年成昆鐵路通車以後又陸續拆除了昆一線,滇緬鐵路僅遺存昆明北站至石咀的12.4公里線路,稱為“昆石線“。
今天的昆明西山碧雞關、楚雄祿豐、一平浪和臨滄雲縣、耿馬等地都遺留有較完整的當年滇緬鐵路隧道和路基遺蹟。
“寶玉,你來吃了這碗米線,下半夜我來守!”
離馬幫住宿客棧不遠的另一家客棧,本來在床上睡覺的郝世傑不知道什麼時候出去買了吃的回來;
“世傑哥,今天白天就超標吃了宜就涼粉,現在又花錢了?”
“嘿嘿,聽見涼粉你還有不吃的?放心吧,今晚住宿我們只花了四分錢!”
“快吃吧,聽賣東西的大嬸說,這是臭豆腐米線,楚雄名小吃!”
“臭豆腐?”
“啊,快吃,這臭豆腐跟以前我們吃的不一樣!也許又是雲南特色!還有那米線,記得我們認識水同志那晚不?她給我們吃的叫小鍋米線,這是臭豆腐米線!”
方寶玉看著桌上那玩臭豆腐米線,用鼻子深深聞了一下;
“嗯,確實夠臭的哈,我就不客氣了!”
“快吃,快吃,吃完你去睡覺,下半夜我來!”
方寶玉望著碗中,那一根根白皙軟滑細嫩的,已經知道是米線;
這是第二次吃米線,上次是小鍋米線,用的是紅米做的米線,這次的米線看上去應該是大白米;
米線之中,有好幾塊乳白的臭豆腐,顯然臭豆腐與米線是一起煮出來,而不是作為臊子或者冒子在米線煮熟之後澆上;
臭豆腐周圍,同樣有已經剁碎的五花肉肉末,只是份量不多;
方寶玉對於肉沫的數量並沒有什麼異議,畢竟這叫臭豆腐米線,而非五花肉米線;
而其他的酸醃菜,韭菜,白菜等配菜也讓方寶玉口水直流!
碗中的臭豆腐越看越像白天吃的烤臭豆腐,簡直一模一樣;
方寶玉數了數,足足五大塊臭豆腐,一碗米線看上去不少於四兩重量;
“世傑哥,多少錢一碗?”
“1分錢2碗!”
“意思,兩碗就有10塊臭豆腐了?”
“你什麼意思?這算不明白?”
“不是,下午我們吃的那松毛豆腐可是1分錢10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