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聽見有人操著外地口音問,從沒聽過的外地口音,第一反應是問郝世傑他們從哪裡來;
男子說的是雲南官話,雲南官話屬於北方語系,郝世傑雖然沒有完全聽懂,但也聽了半懂,加上自己的理解,也不會出現太大誤差;
“是的,我們路過這裡,想找個地方休息,不知道同志有什麼好的建議?”
“麼你們要整相因點呢還是貴點呢?還是整那種死貴死貴呢?”
“能住人就行,我們不講究!”
其實郝世傑並沒有聽明白剛才那句話什麼意思,但憑著自己多年偵察兵經驗,他料想對方一定是問住的地方要什麼檔次;
“能住該?麼你們從這點直走,右拐在直走到頭,那點是政府招待所,相因呢!而且條件還好!”
“那點很好找,邊邊上以前要整滇緬鐵路車站,後來廢求的了!”
“哦,知道了!”
其實郝世傑並不是真要找什麼住宿的地方,馬幫住哪裡,他們肯定住附近;
“這是什麼豆腐,我們老遠就聞到香味,能給我們嚐嚐嗎?”
“可以,1分錢十塊豆腐!”
“這麼貴啊?”
“不算貴囉,太相因的吃不成!”
“這是我們這點有名氣的琅井松毛豆腐,那種相因呢,是豁人呢!”
“琅井松毛豆腐?”
“你給吃,吃麼我就拿幾塊豆腐給你?你看我這點人這個多!”
男子見郝世傑只問不吃,剛才的話其實是催郝世傑要麼就買,要麼就不要耽誤他生意了;
“吃,來十塊!”
郝世傑非常乾脆,然後從口袋裡掏出一角錢遞給男子;
男子高興地將錢收起來,然後回補給郝世傑9分錢;
“那你跟我們講講這豆腐?”
方寶玉看見收起錢來的男子一臉高興,立即趁熱打鐵地問道!
“好,你們等哈,我跟我家老婆娘打聲招呼,讓她幫我看的攤子!”
說完就轉身,跟不遠處的一位婦人說了幾句,那幾句話,郝世傑是一點都沒聽懂,轉過身來道:
“看的你們也是外地人,就挨你們款款這豆腐!”
琅井松毛豆腐因產自“古滇”九井之一的琅井而得名。
據《滇南鹽法圖》記載,“古滇九井”分別為:黑井、白井、琅井、雲龍井、安寧井、阿陋猴井、景東井、彌沙井、只舊草溪井。
新中國成立前運鹽馬幫停駐琅井,都會紛紛“聞香下馬”,就著清冽的小灶酒,在惜別前把家鄉的味道松毛豆腐再嘗一遍,然後在心裡縈繞回味。
琅井豆腐的製作跟一般的豆腐製作方法沒有什麼區別,選用本土產大豆可以得到品質最大的豆腐;
然而祿豐並非大豆產區,本土大豆稀少,大多還是選用滇南地區與昆明地區大豆;
昆明距離祿豐縣城只有68公里;
琅井豆腐在祿豐琅井特有的氣候與水質條件下發生奇異變化,還是豆腐做好以後的發酵過程;
豆腐的發酵過程是在恆溫恆溼的房間裡;
將切成小塊的豆腐平躺在特殊加工過的稻草上慢慢黴變;
時辰一到,豆腐表皮會有一層白色的毛狀物,這也就意味著豆腐發酵成功了,可以出爐了。
發酵過後的豆腐,當地人吃法很多,郝世傑他們面前用來烘烤的松毛豆腐只是較為常見的一種吃法;
豆腐在鋪滿青松毛的碳火上慢炙,人們圍坐著邊烤邊吃,在配上秘製湯汁佐料;
一咬一爽滑的松毛豆腐,“酥、香、嫩、辣”中泛著松毛清香,加之滾燙的豆腐汁水滑落到肚子裡,一種讓人無非舒適的感覺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