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認真看戲的太夫人卻是道:“我倒是覺得這個姨母是沒錯的。世家大族自有世家大族的規矩,她讓自己的兒子娶個門當戶對的姑娘也不算錯。況且她對這個外甥女也是很好的,反而是這個表姑娘有些忘恩負義了。若是發乎情止乎禮倒也罷了,為何要在沒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情況下為男子生兒育女?枉費表哥飽讀聖賢書,居然做出這種事來?兩個人的做法實在是有辱家門,一個不配做家族的繼承人,一個也不配做世家宗婦。”
許夫人又道:“其實姨母的做法也不太厚道,既然當初不同意這門婚事就該堅持到底,為何又要為了孫兒讓表姑娘進門,這將她的兒媳置於何地,豈非是讓人看笑話?”
太夫人贊同道:“你說的不錯。”
姜氏輕聲笑道:“母親,若您是表姑孃的姨母,您會如何做?”
太夫人哼了一聲:“若我是那個姨母,自然不會答應表姑娘進門。不管他們是情投意合還是已經生兒育女,絕不會妥協。有些規矩是不能被破壞的,否則整個家族就容易生亂。”
許夫人點點頭:“姑母說的不錯。”
他們這邊討論的盡興,呂舅母和呂幼菱心裡卻是一團亂麻。
若說方才太夫人和許夫人一搭一唱是在變著法的趕人,現在就是敲打了。
太夫人在敲打她們,沈家不是什麼人都能進的,就算呂幼菱和戲裡所唱的一樣,討得了沈明洹的喜歡,沒她的默許,就別想進沈家大門。這對於她們來說,是一種羞辱。
很快,一齣戲就唱完了,眾人紛紛鼓掌,太夫人在桂嬤嬤耳邊說了什麼,桂嬤嬤頷首,將賞銀給他們。
他們謝了賞,就去後面了。
太夫人很感興趣道:“下面一齣戲是什麼?”
許夫人笑道:“這是您點的,您自己都忘了。”她看了看戲本道,“這也是出熱鬧的戲,講的是窮書生和千金小姐兩情相悅,小姐父母反對,最後書生考取功名迎娶小姐的故事。”
太夫人笑著擺擺手:“罷了,換湯不換藥,我都聽膩歪了。去後面說一聲,不要他們唱這出戏了,免得教壞了我的孫女。”
許夫人放下戲本,道:“這話怎麼說?”
太夫人不以為然道:“你看看京城那麼多大家閨秀,有幾個會和窮書生私定終身或者私奔的,一看就不符合實情。若咱家的女兒這麼做,那我寧願不認她們。為了一個沒見過幾次面的男子拋棄父母拋棄家族,可就白讀這麼多書了。再者,在自己一無所有的情況下,能引誘一個好姑娘與他私定終身的男子,能是什麼好人?”
姜氏有些無奈的笑笑:“不過是出戏罷了,您也太當真了。”
太夫人十分驕傲的哼了一聲:“就是這種戲碼看多了,才覺得這出戏沒意思起來。”
曾盤算著讓呂廣緣娶沈妤的呂舅母:“……”
呂舅母想的很好,女子不比男子。男子若與女子有染被人發現,可以納女子為妾。可若是女子做出了有傷風化的事,名聲盡毀,只能任人擺佈。而沈妤出身高貴,自然可以嫁給呂廣緣做正妻。
而太夫人這話是在警告呂舅母,想讓呂廣緣娶她最寵愛的孫女,簡直是做夢。不只是沈妤,想要沈家任何一個孫女嫁給呂廣緣都是天方夜譚。
呂舅母心裡那個氣,她兒子哪裡不好,太夫人憑什麼嫌棄她兒子?還有,太夫人怎麼會知道她的打算?
她也不想想,她們一家人死賴著沈家不走,太夫人活了一大把年紀,怎麼會看不出她的想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太夫人今日就是借看戲之名,來警告她最好知難而退,最好趕緊搬出沈家。
呂舅母一開始還有心討好太夫人,可是如今她怎麼插進話去?計劃還沒實施就被看穿,被人明裡暗裡的警告,她簡直要找個地縫鑽進去。
太夫人又問:“下出戲是什麼?”
姜氏道:“是呂夫人點的單刀會。”
太夫人笑容和煦:“這個好。”
呂舅母笑了笑:“您喜歡就好。”
其實她想點牆頭馬上來著,但她覺得老人家應該不喜歡這樣的戲,為了迎合太夫人的喜好,她才點了這出戏,勉強算是歪打正著罷。
這出戏太夫人看的認真,倒是沒有再議論什麼,著讓呂舅母鬆了口氣,她實在不想再聽太夫人指桑罵槐了。
宴席散後,沈妤隨著眾人一起出了慈安堂,她注意著呂幼菱,呂幼菱明顯心事重重,沒心情注意她。
沈妤走到她身邊,笑容恬淡:“呂姑娘,今日的宴席可還盡興?”
呂幼菱勉強笑道:“我也覺得好久沒有熱鬧過了,今日自然是盡興的。”
沈妤一派天真的樣子:“這我就放心了,原本我還以為呂姑娘會不喜歡看戲呢,畢竟呂姑娘不像我,總是看些閒書。”
呂幼菱只是配合的笑笑,她心中苦澀,實在是說不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