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十年苦役,這個人基本上就回不來了。
許多人在服苦役一兩年就累死在了窯洞礦坑裡,如此惡人再也見不著,甚好甚好。
受到縣令夫人邀請,李小紅前來拜見雲夫人。
雲夫人慈眉善目,溫和的望著她,但李小紅卻不敢妄自尊大,更不敢小瞧了對方。
縣裡小兒都知道這縣衙裡最厲害的不是縣令大人,而是這位縣令夫人。
看著低眉順眼站著的李小紅,雲夫人暗自點點頭,這個倒像是個懂事乖巧的。
她語重心長地對李小紅說:“你家大姐兒的遭遇,實在是讓人心痛,我也是一個當母親的人,能夠體會到她的痛苦。這是我和雲大人贈與她的,希望她能平平安安,逢凶化吉!”
隨著縣令夫人手一抬,旁邊的僕婦遞來了一個盒子。
李小紅並未開啟,既然說了是贈與劉大姐兒,她就覺得,只是讓她轉交。
她低頭接過了盒子,放一邊兒。
雲夫人看著李小紅,不卑不亢,不貪不俗,心中便有些歡喜,提出去花園中走走。
縣衙內的花園並不大,只種了一些普普通通的花朵草木,看樣子云家人也並未想在這縣城久住。
丫鬟們迅速的在花園內的石凳上鋪好錦墊,雲夫人將手中的茶碗向李小紅抬了抬,道:“這是龍井縣的雨前茶,我甚是喜愛此茶的香嫩,劉夫人請嘗一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李小紅輕輕的品嚐一小口,緩緩地嚥下,淡淡地笑著說:“我對茶葉不甚懂,覺得味道香濃雋永。”
雲夫人看李小紅蠻沉得住氣,只好開門見山地說:“劉大姐兒一事還有一個為難處,原本劉大姐兒與陳家義絕,理應迴歸母族,由母家照顧,但是劉家卻拒絕收留,我知你們已分家,且你家裡現在沒個男人,但我還是希望你能收留劉大姐兒,她已經無處可去了。”
劉大姐狀告夫家,名聲已壞,以後肯定許不出去。
劉白氏怕她成為負擔,更不願留下一個神志不清,幹不了活的人,拒絕將其領回。
在劉白氏看來,這是理所當然的,誰也沒規定孃家要養女兒一輩子。
而李小紅作為劉大姐兒的長嫂,雲夫人是找她來解決難題了。
李小紅想想最終同意,接劉大姐回去。
不僅僅是考慮到劉大姐甚是可憐,也是因為雖然縣衙的判詞上說劉大姐兒神志混亂,但當日李小紅見劉大姐說話思路清晰。
而且家中李媽媽,一個人帶兩個孩子,還要管理院中的蔬菜,還要餵雞,做飯,除了沒洗衣服,其他的家務大多壓在70多歲的老人身上。
李小紅也忙得腳不沾地。見母親日益蒼老,心裡甚是不安,感激,愧疚。劉大姐跟她回去總能分擔一些家務,想幫人也要自己有能力去幫,李小紅掂量了一下,覺得這終歸是件善事。
李小紅帶著劉大姐兒捧著盒子,回到家中時,李媽媽正在院中搗鼓菜地。
李媽媽最近已經頻繁出來,在唐朝活動。
隨著李小紅在古浪縣有了一點點社會地位,她也敢嘗試著冒險讓李媽媽和大寶到現實社會中生活。
人畢竟是群居動物,孩子也需要自然界的風吹日曬。
她對外宣稱這是她孃家鄰居,小時撫養過她的一位大媽。
她也不怕別人聽到她喊媽,因為親近的人知道她的小時候生活很不好,受人憐惜是正常的,而不親近的人不會在意她的生活變化。
慈祥的老人總是受人尊敬的,李媽媽也經常出去,買點饅頭、小菜什麼的。
李媽媽性格原本開朗,初到唐朝有些畏懼,隨著慢慢接觸到鄰里街巷,熟悉的鄉音,讓她覺得跟她小時候的生活環境沒啥區別。
李媽媽倒是比李小紅還在這裡生活得如魚得水。
多出來的一個孩子,李小紅也好解釋,據說當日李媽媽先抱走了一個孩子,等安頓好孩子回來找她沒找到,最近才找到了她。
隨著現在李小紅在周圍鄉鄰中地位慢慢上升,也無人敢質疑她所說的話。
喜歡重生浣衣女請大家收藏:()重生浣衣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