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傳統粵菜廚師出身,楊貫一開始在粵菜葉鯽湯和觀音燉鴨、龍井蝦仁、茶香鴨以及太爺雞、單樅茶香蝦中做出抉擇。
其實如果楊縱鵬沒有使用青森網鮑,楊貫一完全可以製作他最擅長的茶香鮑魚的,但說什麼都晚了。
‘大董’董振祥最終選擇的是‘紅袍加身’,是一道雞肉的熏製菜餚。
材料室裡,大董精挑細聞,良姜、白芷、肉蔻、草果、自然、大料......
數十種中藥香料在‘大董’的手掌顛簸翻越,手指就像精準的電子秤,毫錢不差的掂量著放入乾料盒中。
隨後是豬骨、雞骨、鴨架、鮑魚、整雞和牛腩的選料,再之後是蔥、姜、芹、蒜等輔味材料。
全部甄選結束,大董將所有食材都推回到食擂之上。
隨後的大董少有的屏息凝神,他面容恭敬,輕手拿出一口造型奇特宛如奇異象獸的巖制大鍋,整個鍋口是象背的厚重造型,象身上披散的宛如佛像頭頂肉髻的是鍋蓋的提手,而象頂的鍋把是象獸的兩隻大耳,鍋底支撐處則是四隻孔武有力的象腿。
“阿拉伐陀巖鍋!”
華夏文化團隊少有話語的高炳義忽然驚呼起來,身旁的黎國平也兩眼專注著‘大董’手中的巖鍋。
“廚神秘寶?!”
黃瀟博疑惑開口,他也聽說過這件傳說中的廚具,但並不能確定是否就是這一件。
“阿拉伐陀巖鍋,數天泡發的食材只需幾分鐘即可泡發完全、各異的食材入水燉煮同樣幾分鐘時間即可成熟、無水無油鍋中幹燻食物依舊幾分鐘功夫食材鮮韌入味,這口巖鍋完全就是食材烹飪的變態加速器!”
高炳義詳要介紹著阿拉伐陀巖鍋的神奇功效,身旁黃瀟博、黎齊都驚呆在一旁。
食擂上的‘大董’快速處理著雞肉,清遠走地雞,雞肉肥瘦相宜,肉質鮮美滑嫩,製作茶葉燻雞再合適不過。
就見‘大董’一手豎立,手似刀型,‘刀’落雞靜,隨著母雞的停歇,‘大董’快速下雞入滾水,未見他使用器具,雞肉就從滾燙的水鍋中撈出。
‘大董’再次雙手揮舞,雞身瞬間潔淨如滑,雞毛雞羽瞬間退個乾淨。
三隻清遠雞被潔淨放置在案板上,大董終於拿起廚刀,僅在雞脖雞腹處開啟兩個小口,隨後雞肉放血,雞腹掏空,整個處理雞肉的功夫只用了不到十分鐘。
隨後是燒熱‘阿拉伐陀巖鍋’,下乾料、醬料和老湯,僅雕刻鳳頭、切片鮮檸脆蔬的功夫,雞肉竟然滷製完成。
雞肉出鍋,撈出擦乾水分,隨後均勻塗抹上秘製的調料剩下的就是上晾架放涼備用了。
將巖鍋清理潔淨燒乾水分,大董將隨身攜帶的櫸木茶盒從廚袍中拿出,開啟木質茶盒外形條索緊結,色澤綠褐鮮潤的武夷大紅袍竟現眼前。
大董將武夷山大紅袍、江黑龍糙米、東廣黃糖全部倒入‘阿拉伐陀巖鍋’快速翻炒,炒勻均勻將肉篦放入鍋中,均勻碼放塗上秘製醬料的清遠雞肉。
只兩分鐘,‘紅袍加身’製作完成,香濃的茶香撲面而來,香氣幾乎飄遍整個比賽場地,碩大的賽場內,所有人都沉浸在茶香薰雞的濃郁清爽香氣之中,‘阿拉伐陀巖鍋’清遠雞肉彷彿做了個全身spa,整個雞身都紅潤光澤起來。
喜歡美食與寶藏請大家收藏:()美食與寶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