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四位鳳座評委也同樣認同三位主評委的點評,桌上的鮑魚都被吃將一淨,唯獨麵條還剩了許多。
“精彩的麵食對決,那麼有請各位評委投出各自手中的勝利票選吧。”
主持人拉長尾音,賽場內都能聽到悅耳的響亮女聲。
“我將勝利票投給‘樂味’陳嵐舒!”
“我將勝利票投給‘樂味’陳嵐舒!”
“我將勝利票投給‘樂味’陳嵐舒!”
……
七張優勝票全部投到了四天王‘樂味’陳嵐舒手中,陳嵐舒不憤不驚,面容依舊甜美,看的眾人如沐春風。
“恭喜陳嵐舒,接下來的第三輪比拼,命題食材是‘茶’!”
“下面我們有請兩位重量級選手,‘大董’董振祥,‘鮑魚大王’楊貫一登上食擂開始比賽!”
茶的歷史源遠流長,自有野生及種植茶樹的出現,於世界各地就都有茶葉的身影,古華夏擁有著歷史最悠久的飲茶文化,
“茶之為飲,發乎神農。”
“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在華夏的文化發展史上曾有這樣的傳說,神農氏在野外以釜鍋煮水時,剛好有幾片葉子飄進鍋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黃,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腦,以神農過去嘗百草的經驗,判斷它是一種藥而發現的。
再往後是周武王伐紂,巴國以其種植的珍貴茶品進貢給周武王,而貢品之中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樹茶園茶葉。
再之後就是歷朝歷代不同疆土不同地域種植供奉的各類不同茶葉了。
茶葉品類極多,基本分為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和黑茶。
而不同茶葉品種又可以延伸出成百上千個種、地域的茶葉。
碧螺春、正山小種、金駿眉、大紅袍、鐵觀音、毛尖、六堡,這一品品茶葉也只不過是華夏茶種的冰山一角。
大董是食材的行家,同時也是品茗的專家,華夏最出名的一百二十八種茶類,董振祥都有所研究涉獵,什麼茶好什麼茶壞,他只輕輕一嗅便能知曉。
‘茶’料理似乎正中了董振祥的下懷,‘大董’無需思考便能夠隨隨便製作出數十道茶類的菜餚,龍井蝦仁、茶香小炒骨、飄香茶蛋、綠茶薄撐、茶湯蟲草花燕麥粥、抹茶戚風、茶香鯽魚......
太多了,數都數不清楚,似乎選做哪道菜比這個命題更有難度。
“最能激發食材香氣也最能突出茶葉清美的菜餚似乎就是那道了!”
‘大董’董振祥又獨自一人在食擂上自言自語起來,這‘大董’就不能提前確定好比賽的菜餚麼,非得要臨上場才做出決定?
大董菜餚確定,他邁著四方步平成穩健的朝材料室走去。
另一邊食擂的‘鮑魚大王’楊貫一恐怕也是個奇才,又或者他相信兒子能夠在第二輪拿下比賽,楊貫一也絲毫沒有準備接下來的菜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