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間閒來無事,羅逸是從小白那裡要來了隋唐演義的小說,雖說他不滿意的是作者細節上不尊重史實,以及把一些人黑得體無完膚。
但不得不說,從故事的趣味性上來說,這本書確實相當的不錯。
當然,羅逸除了吐槽一個個被黑的人,同樣還是得吐槽一番的,就是這本書也算是黑了一部分人的“武力值”。
雖然武力值這東西虛無縹緲,但作為看小說的人,自然是不禁會討論。
就像羅逸文抄公的《三國演義》,如今長安討論最多的還得是關於這些三國猛將的“武力值”。
那麼說到武力被演義黑慘了的人,那毫無疑問首推秦瓊和尉遲敬德了。
秦瓊孤身救李密,力戰退宇文化及。討伐王世充每為先鋒,拒戰竇建德又常率數十騎兵衝鋒陷陣。跟隨李世民征伐,對方陣營若是有驍將耀武揚威,秦瓊必然是上前解決,史書雲【躍馬負槍而進,必刺之萬眾之中,人馬辟易】。
關羽是【策馬刺良於萬軍之中】,便已經在三國傳為美談,而秦瓊這樣的事兒居然做了是不止一次,可見是什麼概念?
秦瓊長年多病,對人說道:“我少年時期作戰,至今兩百餘陣,經常受重傷。前後流的血也有幾斛了,豈能不病呢?”唐初一斛位十鬥,幾斛就是幾十鬥鮮血,雖然未免有些誇張,但也足見秦瓊之勇。
小說裡的尉遲恭,也就是尉遲敬德。在隋末便以武勇著稱,討伐王世充時面對王世充步騎數萬還有驍將單雄信,尉遲恭更是【躍馬大呼,橫刺雄信墜馬】,後又率騎兵大破王世充,生擒陳智略,俘獲排槊兵六千人。
尉遲敬德的敏捷極高,擅長躲避長槊,且能奪槊還刺,史書雲【敬德善解避槊,每單騎入賊陣,賊槊攢刺,終不能傷,又能奪取賊槊,還以刺之】,更是以此法震懾了驍勇的齊王李元吉。
尉遲敬德為了搶奪李世民看上的隋煬帝昔日所乘良馬,便與高甑生、梁建方三騎直入對方軍中,生擒良馬新主人王世充的侄子王琬,帶引良馬而歸,賊眾無敢當者。
尉遲恭和秦瓊這兩位如此變態的人物,可謂是鬼神之勇。然而在《隋唐演義》、《說唐》、《興唐傳》、《混唐後傳》等小說裡卻根本排不上號,秦瓊更是在宇文成都手下走不動幾個回合,尉遲恭出場太晚,後來也就能和秦瓊打了。
我記得流傳最廣的排名當屬【金銀銅鐵八大錘,四猛四絕十三傑】了。
秦瓊和尉遲敬德只能在【十三傑】裡面並列最末。前面十二位依次是:
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慶;雄闊海、伍雲召、伍天錫;羅成、楊林、魏文通;楊義臣、秦用、丁延平。
秦瓊和尉遲敬德估計想說:“這十幾個人都什麼鬼,我們怎麼一個都不認識!”
那麼秦瓊和尉遲敬德也只是算被黑了武力值,關於被黑最慘的還得是老調重彈的蘇定方,他的老朋友。
《說唐》裡,羅成中了蘇定方的奸計,被萬箭穿心而死。
在《薛家將》裡,大反派蘇定方興三川六國之兵把李世民困在城裡,後來被羅成後人給殺了。
總之在隋唐的小說裡,蘇定方就是後期第一大反派。
然而歷史上,蘇定方是唐初與李靖齊名的將領,多次以少量兵馬擊破十倍乃至幾十倍於自己的軍隊,雖然大半生未得重用,卻依然對大唐忠心耿耿。
蘇定方十四歲就跟隨父親作戰,氣力過人。年輕的蘇定方多次立下戰功,在隋末,組織鄉勇多次擊敗進犯的起義軍。不過蘇定方前期最主要戰功是打大唐,因為他是竇建德的人啊。在竇建德敗亡後,蘇定方又繼續跟隨劉黑闥打大唐。劉黑闥敗亡後,二十九歲的蘇定方歸隱故鄉,隱居八年。
早年的這段經歷是蘇定方在演義中被黑的重要原因,羅逸覺得也可能是他大半生得不到重用的原因。
那麼說回隋唐演義,大家可能會好奇,大唐這麼多傳奇人物,為何會以翼國公秦瓊作為主角視角。
隋唐演義有意思的地方就在於隋朝主要寫民間,唐朝寫廟堂,隋唐之際寫瓦崗。
那麼主角最好是能穿起這三條線的人。李密來護爾不能做主角。因為他們在隋朝本來就是官而且李密是貴族後裔。來護爾在隋朝是股肱之臣。李靖,在隋朝是不得重用的小官,但他的家族在隋朝也有一定的根基。而且李靖跟瓦崗交集不多。
歷史上的秦瓊決定了他最適合做主角。他是為數不多的同時服務於隋瓦缸唐三股勢力,而且在隋朝是中下級軍官,在瓦崗是中層將領,最終投唐進入了凌煙閣。有個完整的成長過程。
而且對其生活歷史上記載並不多留白很大。
而程咬金經歷類似為什麼不是主角呢?其實隋唐這類的小說往往是雙主角或者是多主角的。秦瓊做為書膽是全書的道德擔當。武力標杆,可謂比秦瓊高的是高手,不如秦瓊的是普通人。
而程咬金這類的福將則是搞笑擔當。秦瓊負責推進劇情。程咬金負責搞笑,活躍氣氛。而秦瓊推進的劇情遇到難題了。就該程咬金出場解決難題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所以某種程度上說隋唐是雙主角,秦瓊代表的是客觀劇情推動。程咬金代表的是作者開掛。類似的還有說岳的岳飛與牛皋。明英烈裡的朱元璋與胡大海。這樣的好處是劇情不會太脫離現實,也不會太過受現實的影響而過於沉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