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見到武元華,算是武士彠第二次來他家。對此羅逸也算是比較熱烈的歡迎。
而雖然十歲但長相甜美的武元華,顯然也讓李麗質和婉兒都注意了幾分。
不得不說二人對武元華也是真的好。而她們的“小動作”也讓羅逸哭笑不得。
大概是知道羅某人比較花心,是刻意的避免二人接觸。
而聰明的武元華哪裡不知道,不過勝在其嘴甜,加上能說會道,愣是把李麗質和婉兒哄得一愣一愣的。
這倒是讓羅逸好奇了,這未來女皇帝是使了什麼法術。
但是羅逸再看武士彠和李淵那邊,同意李淵也是被武士彠“舔”得很開心,這倒是讓他不禁搖頭。
顯然武元華如此,是受了父親的影響呀。
其實在羅逸看來這就是很不好的徵兆,可以說如果有時間他希望多和武元華聊一聊,至少可以在她這個年紀稍微影響她一番。
不過影響一位聰明的女人,羅逸可沒想到自己會把自己的身體給栽了進去。
後來的羅逸反應過來,也不知道是誰賺了。
說起武士彠如何影響到武元華,這點羅逸又有的說道了。
說回以往,也就是武士彠年輕之時。
要知道古代商人的社會地位雖然比較低,但家庭條件一般都比較好,正所謂東方不亮西方亮,以往的武士彠家就是這樣。
所以武士彠小時候就有錢有閒去讀書,每次讀到忠臣傳記的時候,他都會看一遍又一遍,發誓要向這些忠臣們學習,揚名立萬
總之吧,商人加讀書人的雙重身份,讓武士彠比一般的商人多了一些大志,又比一般的讀書人,多了一些精明。為他以後既能撈錢,又能搞官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礎。
公元605年,隋煬帝營建東都洛陽的時候,28歲的武士彠敏銳的抓住了這次機會,幹起了木頭倒爺的生意,狠狠的賺了一大筆錢。
隋末天下大亂,誰都有隨時被砍的可能,尤其是家財萬貫,又沒什麼武力值的商人。於是,武士彠又順應時代潮流,用經商賺的錢,買了個小軍官。
公元615年,李淵到山西平叛時候,武士彠在當地已經屬於土豪級別的人物了。
於是,他又一次敏銳的抓住了機會,把李淵拉到了自己家,好吃好喝好酒每天不重樣的伺候著,慢慢的他就和李淵混成了酒肉朋友。
617年,李淵升任太原留守之後,作為回報就給了武士彠了一個超級大肥差,讓他負責自己的武器、鎧甲、糧草等後勤。
李淵起兵之前,副留守王威等人想結果了李淵,武士彠通風報信了兩次,所以立下了還算不小的功勞,這個詳細的過程,羅逸在李淵起兵的時候講過,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武士彠這個人,不光業務能力可以,拍馬屁的功夫也很一流。
他知道李淵有野心想造反,就一個勁的往李淵心窩子裡拍。
這點羅逸以往也說過。
武士彠一會說自己聽到空中有人喊“唐公當為天子”;一會說自己做夢到李淵上天了;一會又說夢到李淵打進長安了等等。
總之,有條件就拍馬屁,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拍馬屁。有一句話叫“千穿萬穿馬屁不穿”,無數個案例證明,無論用到誰身上,這句話都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無論你的馬屁拍的有多油膩、多噁心、多麼假,聽的人就是會神清氣爽、甘之若飴。
別說這個世界有不喜歡被拍馬屁的人。如果有人不喜歡,那是他不喜歡拍馬屁的那個人,而不是不喜歡被人拍。
李淵知道武士彠是在拍馬屁嗎?當然知道,李淵還曾經當面揭穿過他,但是,揭穿的時候那也是笑呵呵著揭穿的。
李淵當上皇帝之後,就把這個馬屁大王封為了義原郡開國公,後來還擔任了工部尚書,並將他列入了“元謀17功臣”之一,犯了死罪可以免死一次。
當然這個免死聽聽就行了,歷朝歷代都是忽悠人的。那位劉文靜是可以免死兩次的人,結果還不是被一刀給颳了。
可能是出身商人的原因,被封為公爵之後,武士彠很是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所以,他表現的極為低調,李建成、李世民奪嫡他也不參與,只是不斷的隱忍以及一心一意的效忠李淵。
後來武士彠被安排到了宮中,擔任李淵的保鏢小隊長,按說這種工作吧,很難幹出啥業績,除了李世民誰還敢碰李淵啊。但誰能想到,武士彠在這個崗位上,就真正幹出了一個感動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