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生意場上就是這樣,會議室裡談歸談,但真要說到交情,還是隻有在會後的酒桌飯桌上。
就比如說陸羽和何總、斌總幾人,此前從未見過面,會議室裡接觸一番,也不過只能說得上是有一面之緣。
而一頓酒之後,多多少少說得上有點交情。
如果多來幾頓,就完全可以說得上是老交情了。
當然了,這種交情,僅僅只是浮於表面,和陸羽跟陳小飛的交情,那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概念。
不嚴謹的說,就跟朋友和酒肉朋友,是差不多同一個道理。
送走了李總他們四人,陸羽跟老劉和姜芸竹他們揮揮手,坐車回了家。
路上,陸羽盯著車窗外的蜀都樓市,腦子裡想的還是關於自動駕駛的事。
上午、中午和李總他們深談,讓陸羽對現在的自動駕駛市場有了更深的瞭解。
……
用他們的話來說,以前的市場,感覺像是坑位賽。
在龐大的自動駕駛出行市場這塊蛋糕面前,不管是科技公司還是傳統車企,都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熱情。
他們紛紛出手,佈局押注,不止親自下場,還在四處投資有潛力的初創企業。
儘管自動駕駛技術很核心,也很難,擋住了不少中小普通玩家,但卻擋不住巨頭們的步伐。
因為還處於發展前期,所以目前的賽道也足夠大,容得下很多玩家,於是紛紛佔坑。
加上整車自研,國內目前正在做自動駕駛且做得有模有樣的,就已經多達到了十幾家。
如果再算上實力不怎麼拔群和正準備計劃進入的,這個數字只會更大。
這讓自動駕駛這條賽道,顯得有點擁擠。
不過想要在自動駕駛這條賽道上跑出成績,以目前的發展形勢來看,絕非易事。
除開最重要的技術實力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條件,資金。
……
現在已經過了早期大熱、靠一個ppt也能拿到熱錢的階段,實際融資趨於理性,大錢只投資頭部企業。
比如前面提到過的大馬智行,比如滴滴5月份拿到軟銀願景基金的5億美元,比如斌總透露的吉利億咖通13億元融資。
這些都從側面反應出一個事實,小額融資已經無法支撐高階別技術的研發。
自動駕駛賽道,正在變成一個“土豪的遊戲”,也正在進入淘汰賽階段。
燒不起錢的,沒有實際落地場景的,技術含量一般的自動駕駛公司,都會陸陸續續離開這條賽道。
事情本該照著這個劇本繼續發展下去,成為巨頭們的競爭。
但偏偏出了一個意外,突然闖入賽道上空的雲漢科技。
儘管雲漢科技本身不下場做自動駕駛,但云漢科技在這種時候對外專利授權,無疑會讓很多技術實力一般的企業,重新獲得回到賽道上的機會,也會加劇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