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當在新時間線上從未牛逼過的南明桂王政權迅速覆滅的同時,一度牛逼哄哄的南清……也就是阿濟格的政權,正在滅亡的大路上一路狂奔。而諷刺的是,之前被阿濟格先視為“可以利用的力量”,又視為“狼子野心的妖人”的“天方奇人”們,現在倒是真的成為了南清政權最後的救命稻草……而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四路大軍!整整四路大軍正從不同方向進攻,無論是從福建突入廣東的施大宣,還是從江西一路殺過來的夏完淳、陳永華,以及從湖廣大肆推進的李過、李定國,甚至連之前怎麼看怎麼弱雞的劉文秀也從廣西殺入了廣東境內!而到了這個時候,那些“天方奇人”能“幫助”已基本淪為傀儡的大清英王“殺滅敵寇”,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至於“天方奇人”擊退敵寇後,會不會卸磨殺驢剁了他這個王爺?按照阿濟格的邏輯判斷應該不會——這些“天方奇人”固然武力極為兇悍,但畢竟人數過少,就算加上那些南洋土著奴僕,也才一千五百多人的規模,因此必須透過控制清軍來控制廣州城及周邊地區,而阿濟格作為南方清軍的boss,顯然很具有活著的意義。
於是乎在現在的南清政權中,“天方奇人”成了當初真滿洲兵的地位,滿八旗成了當初的假滿洲兵的地位,至於漢八旗以及為數不多的蒙古人)和綠營兵,自然全部成了綠營的地位。如此這般的“金字塔”結構對於清軍來說不要太熟悉,於是就算實際上換了主子,這政權至少在表面上還維持的下去。而讓南清政權茍延殘喘的另一種因素當然是“死亡之霧”,在城池攻防戰中是極為犀利的大殺器。
名義上還在指揮戰爭,實際上根本出不了王府的阿濟格,一聽說“前線又打了勝仗,敵寇被‘死亡之霧’殺的片甲不留”的訊息,那多少能擠出來一點點“歡欣”,然而他很快發現,“死亡之霧退敵”的捷報正在迅速減少,尤其是施大宣那路和夏完淳、陳永華那一路,甚至出現了“死亡之霧無效,敵寇仍在繼續推進”的事情,雖然在文字形容上已經做了“美化”,極力省略了慘敗的過程,但阿濟格依然感到一陣接著一陣的心驚肉跳,而且更加可怕的事情還在後面……
雖然“天方奇人”已經在廣州鳩佔鵲巢,但阿濟格還是有一些線人可以到民間主要是各種煙館)打聽一些小道訊息,考慮到“天方奇人”對訊息的刻意曲解,那些“小道訊息”未必真實性就不如“官方訊息”,然後阿濟格就得知了一件可怕的事情——在施大宣、夏完淳、陳永華的軍中,出現了一種可怕的“火龍道兵”!
所謂“道兵”,自然是用道術、法咒等操縱的兵,放在後世的遊戲裡那叫“強力召喚生物”。對於十七世紀的人來說,道兵的典型印象參見《水滸傳》裡把李逵抓起來如同抓小雞的黃金力士,而傳說中敵寇的“道兵”也是身體高大,渾身都是刀槍不入的鎧甲,根本看不到臉,最可怕的是,他們人手一條火龍!沒錯,是如假包換的火龍!
按理說早在宋代就有“猛火油櫃”這樣的噴火式武器,那些清兵把穿著“避毒寶鎧”的精銳士兵看成“道兵”也就算了,把“龍息火柱”噴火器)真的當成“火龍”真是說不過去。但事實上小道訊息傳播的環節多,添油加醋的“變異”也十分豐富,說“道兵”人手一條火龍已經是很“真實系”了,沒吹成人手一條毀天滅地超級牛逼大魔龍已經很給面子了。
————分割線————
當阿濟格正為新出現的“火龍道兵”而大傷腦筋的時候,在廣東省惠州府長樂縣,施大宣的軍隊和夏完淳、陳永華帶領的光複軍已經會師,而在入城的儀式上,那些身穿“避毒寶鎧”的“火龍道兵”特別顯眼。
沒錯,就是“火龍道兵”,這名字是故意放出來嚇唬阿濟格的,至於內部通用的真正兵種名字,則是“噴火兵”。而熟悉後世二戰歷史的人,可能對這個名字有點感觸。
後世二戰期間,噴火兵是出了名的大威力、高死亡率兵種,前者很容易理解——各種看似堅固的防禦工事,火柱噴進去以後就變成大烤全人了,尤其是壕溝,一烤一串,至於後者,那當然是因為噴火兵體積大,移動速度慢,防禦力雖然也算高,但在機槍的點射下一樣要翹辮子。
然而這些“火龍道兵”不在二十世紀,而破天荒地出現在十七世紀,那可就牛逼大發了。這年代的遠端火力要弱得多,更不用說在噴火兵出擊之前還有一撥子火箭燃燒彈洗地呢。現在他們的戰術很簡單,就是一個字:燒!
管你什麼精兵強將,管你什麼“域外天魔”,只要是活的,就燒的死!雖然南洋戰爭導致火油供應出現缺口,但煤焦油這樣的替代品是要多少就有多少。基本上一輪“大燒烤”過後,除了躲在堅固工事裡的敵兵,其他的不是跑了就是玩完了,而且火藥這麼易燃的東西也殉爆的差不多了,這時候對準幾個死硬分子的窩藏地點再用火柱繼續“大燒烤”,那真是啥都不剩下了。
至於“避毒寶鎧”對“死亡之霧”的剋制作用,實測結果確實存在,但出乎意料地意義不大。按照科學的說法是芥子氣這玩意可燃,第一波火海洗地的時候已經燒掉了不少了,至於那些在空氣裡點不著的氯氣,石灰伺候即可。至於敵方藏好芥子氣等“火龍道兵”近了打一撥子偷襲?那倒是發生過幾次,不過芥子氣作為與空氣充分混合的可燃性氣體,除了讓那火焰爆發的更加巨大外,並沒有別的意義。
既然“域外天魔爪牙”的“術法”被輕易剋制,那麼這兩支入粵的軍隊士氣蹭蹭地往上漲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事實上減緩這夏完淳、陳永華所率領的光複軍推進的主要因素不是清軍的抵抗,倒是新佔領的地盤上的秩序。要知道廣東這地方在明清時期一直是“土客械鬥”的主戰場,民間的矛盾可謂一點火就著。
而解決問題的真正辦法是——移民,開荒。
所謂“土客矛盾”,本質上還是人地矛盾,在古代不發達的生産力下,土地能供養的人口很容易達到飽和,而開墾新土地這種行為對於普通農民來說代價太高,對於地主來說又不如兼併土地來錢快,於是乎大量的“地不夠種”的“多餘人口”就此産生,為了填飽肚子那必須是要懟懟懟。明清“土客械鬥”的規模,甚至大於日本戰國時期的大名火併,而這打了幾百年,幕後沒有官府的操縱,誰信?
泥腿子太多了怎麼辦?讓他們互相爭奪田地,互相砍殺致死,死了就不會形成流民,不形成流民就不會造反,不造反就對官府沒有威脅!如此這般的腹黑恰恰是數百年心照不宣的“一貫政策”,而事實上,直到太平天國之前,這些狗官弄的“械鬥人口消耗術”都是管用的。
然而在被毛雄輝、洛英洗腦洗的三觀突變的夏完淳、陳永華看來,這種消耗人口的思路不但兇狠毒辣,更是資源的極大浪費。這個世界很大,這個世界實在太大了,現在屬於“我們”的土地還太小太小,我們必須用刀劍和銃炮開闢更多的地盤出來,而新開闢的地盤需要很多很多的民眾去佔領,所以任何一個老實巴交或者好鬥勇狠,這取決於利益)的農民都是寶貴的,死在內訌之中實在是太可惜了。
在光複軍強大武裝力量後盾的支援下,在昊天教組織的擴張中,對長期、持續的土客械鬥的調停,對某些不服勢力的鎮壓的過程也已經開始。曾經“皇權不要說不下鄉,下縣都難”的“生地”,最終要建設成每個村都有至少一座“一拜昊天、二拜後土”的教堂,教會組織無孔不入的“熟地”。而事實證明,在這個過程中最容易讓土家、客家團結在一起的事情是——吃大戶!
“通韃”的罪名是萬能的,當你想除掉一個擋路的土豪的時候,扣上去然後抄家就是,至於你說沒有過硬的證據怎麼辦?事實上和清軍沒有勾結記錄的地主不說鳳毛麟角吧,也至少是行將滅絕的稀有動物。而那些被抄家的土豪們,一方面可以讓農民們嘗到甜頭,更重要的是……將參與抄家的農民全部綁上戰車!
這是一項長期、持續性、錯綜複雜的工作,在徹底搞定之前,夏完淳、陳永華有必要做成一件重要的事情——
馬逢知,我們打了這麼多年的“老朋友”,終於能夠算總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