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黑暗森林假說只是費米悖論的解釋之一而已,”毛雄輝擺出一副科幻專家的架勢,“就我自己而言,其實是更傾向於‘逝者荒原假說’,也就是大過濾理論,只有極少數滿足要求的文明能滿足提升到大宇航時代的條件,而絕大多數都被淘汰了。”
洛英稍微想了一下抓住了重點:“嗯哪,你認為這個需要滿足的條件是什麼?”
“我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但我總有一種感覺,我們或許陰差陽錯地走在一條通關的路上……所以好好努力吧,我的神棍小郡主……”
————分割線————
毛雄輝和洛英的談話屬於你知我知天知地知,這恰恰符合領導人未必相信自己的口號,神棍未必真信神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統治的“定理”。但從另一方面說,他們的這些“精神武器”是確實有促進社會進步的功用。
舊時間線上的太平天國時期,有西洋人描述說太平軍和清軍的最大區別不在於發型,不在於裝備或旗號,而在於有沒有“魂”。不管洪大神棍和楊大神棍的洗腦在後世看來有多麼粗糙和奇葩,但他們確實給了那些曾經如同行屍走肉般渾渾噩噩的貧苦百姓希望、目標或者說盼頭,這也正是太平天國的軍隊士氣遠比清軍要高的原因,若不是“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最終鹿死誰手真的很難說。
而新時間線上的毛雄輝洛英勢力,憑借穿越者的優勢,做的比太平天國要成功不少,而這種成功細細品味來還有市場營銷學的意味——別人需要什麼,你就提供什麼!
你們不是要吃飽飯麼?加入我們麾下,管飽!
你們不是要打勝仗麼?連戰連捷!
你們不是要銀子麼?軍餉高,戰利品有的是!
你們不是要分田地麼?真的給你分田!
以上還屬於物質方面的滿足需要,精神方面的滿足需要就更驚人了——
你們不是要神仙下凡麼?青蓮仙子轉世符合不?
你們不是要神跡麼?聖姑的神跡還少麼?
你們不是以前得病了各種求神拜佛一點用都沒麼?現在聖姑的手下主業就是治病救人!
你們不是之前根本沒有識字的機會麼?現在有許許多多的半工半讀的學堂讓你去上,包你成為識文斷字的“文化人”!
這樣的例子還有許多許多,說鎮江侯和聖姑治下的人中至少有九成比之前生活要好了,至於剩下那一成,那是必須鎮壓的敵人,懂不?至於朝鮮、倭國那邊的戰亂,這年頭可沒幾個愛心泛濫國際主義者。
還有傳說中強橫無比、一手遮天的文官集團,他們的真實力量和節操都比傳說中要低的多。要知道他們在宋代、明代後期看起來強大一是因為佔有了龐大的土地資源,二是壟斷了人才上升渠道。而在目前的鎮江侯統治區域,土地被大批大批的重新分割,前者被極大地削弱了,至於後者……目前的上升渠道一是軍功,二是閻應元管理的吏員考試,至於科舉……毛雄輝已放出風聲要在明年恢複。
科舉顯然是中國人才選拔制度的一項創舉,由於它給了中小地主進入官僚體系的機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社會矛盾,對大一統王朝的穩定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然而這種古代版本的“公務員考試”也有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偏科,非常嚴重的偏科。至於為何偏科呢?因為資源不足啊……
後世有不少人推崇周朝貴族的“君子六藝”——禮、樂、射、禦、書、數,看起來文武雙全,逼格甚高。但請注意這一套的訓練是要巨量的資源作為支撐的,中小地主根本玩不起,若是把這個作為科舉的內容,只會讓世家大族壟斷,淪為變相的九品中正制。於是乎這六藝到了科舉時代其實只剩下了禮和書,把四書五經作為考試範圍,後來還有了八股文,結果中小地主確實玩得起了,但這樣考出來的“人才”是什麼貨色,大家心裡清楚。
至於明年在應天府舉行的科舉,和之前的科舉基本上是狗和熱狗關系,對於符合毛雄輝、洛英標準的人才來說,這是一個選拔的機會,而對於不符合標準的那種,無疑是又一場下馬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