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中的妃子高興的咧嘴一笑,那揚起的塵土、那飛濺的鮮血,千年之後任叫人難以忘記。
永元年的荔枝來自交州交趾,今越南中部、北部、兩廣),天寶年的荔枝來自涪州今巴渝市)。
人們到今天還恨不得生吃李林甫唐朝宗室、宰相,唐高祖李淵堂弟長平肅王李叔良的曾孫。其擔任宰相十九年,是玄宗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宰相,大權獨攬,蔽塞言路,排斥賢才,導致綱紀紊亂,還建議重用胡將,使安祿山做大,是大唐由盛轉衰的關鍵人物之一),有誰把酒倒在地上去祭奠唐伯遊唐羌,字伯遊,東漢汝南人。東漢永元年間,南海等地向皇帝進送“荔貢”,為使送到京城洛陽的龍眼、荔枝保持新鮮,朝廷令地方官派役夫日夜兼程,輪流傳送,臨武境正是送貢的必經之地。
作為臨武縣令,唐羌耳聞目睹役夫受勞累和疾病折磨,死亡不絕於路,便上書皇帝請求罷工,漢和帝還算仁慈,見書後採納了他的意見,下詔罷黜了“荔貢”。
唐羌接詔後,萬分謝恩,但卻棄官從田,隱居了。
想想他的膽子確實不小,一個小小的縣令竟然敢為民請命,不怕權貴,觸龍顏。
不過,唐羌也成為我國古今基層官員的一面鏡子,歷代稱頌他是一位愛民如子、不惜犧牲的父母官)?
希望天公可憐可憐小百姓,不要生荔枝這樣的尤物,成為人民的禍害。
只願風調雨順、百穀豐登,人民免受饑寒就是最好的祥瑞。
君不見武夷溪邊的名茶粟粒芽,前有丁謂北宋人,前後共在相位七年。因作惡多端,最後被罷相。抄家時,從他家中搜的各地的賄賂物品不計其數!
溜須拍馬中的“溜須”說得就是他,一日中書省舉行宴會,當時的寇準為宰相,他是副宰相。
寇準不注意,一點湯汁流到鬍子上,丁謂連忙上前給他撫去,給上司溜須這個典故就這麼來了),後有蔡襄此人沒什麼好說的,北宋書法家、文學家、政治家和茶學家。為官正直,剛正不阿,所到之處皆有政績。
丁謂任福建轉運使,負責監制禦茶,由於採製甚精,在他手中,北苑茶譽滿京華,號為珍品。
到蔡襄任轉運使時,創造出小龍團宮廷小茶餅),從而把北苑茶發展到新的高峰。
蘇仙在這一句中把蔡襄和丁謂放在一起,說他倆是“買寵”的官吏,丁謂算是,但蔡襄卻有點冤枉了,他的出發點就是愛茶而已。
蘇仙不應該給蔡襄戴上這個“買寵”的帽子),裝籠加封進攻給官家。爭新買寵各出巧意,弄得今年鬥品茶葉之精品,宋朝人喝茶,是喝末茶,就是把茶餅或者散茶磨成粉末,加水沖調,當今某個小日國的抹茶道就是源於此。
宋朝茶客有一種玩法,叫鬥茶,跟鬥蛐蛐一個意思,就是比誰的茶好,泡茶技術好。大意就是把茶末沖調出漂亮的泡沫香氣等等,茶葉越細嫩,粉末越細膩,鬥茶就占上風,所以最好的茶葉就成為鬥品)也成了貢茶。
我們的君主難道缺少這些東西?只知滿足皇上口體慾望,是多麼卑鄙惡劣!
可惜洛陽留守錢惟演是忠孝世家,也為邀寵進貢牡丹花。
整首詩是一首諷喻詩,也是一篇直指時政腐敗,痛斥奸佞爭新買寵的政論文,可惜最慘莫過於荔枝!
荔枝素來有一日色變,二日香變,三日味變的特點。然而這些特點同樣適用於嬌貴的楊梅,楊梅熟透了,根本無法儲存,還是邊摘邊吃最好吃。
當然,楊梅現摘現吃,大部分人是做不到的,因為……楊梅蟲。
楊梅蟲是昆蟲綱雙翅目果蠅科昆蟲的幼蟲,成熟的果蠅在楊梅上産卵,卵孵化後,幼蟲鑽入楊梅果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