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像杜牧的《過華清宮絕句》便是借古諷今,選取了唐玄宗不惜勞民傷財為楊貴妃供應荔枝的事件,加以藝術概括,既巧妙地總結了歷史,又深刻地諷喻了現實,表達了他對最高統治者的窮奢極欲、荒誕誤國的無比憤慨之情。
這裡面的荔枝充當的是不光彩的角色,可是它也很無奈啊,人家愛吃它,它能怎麼著?
而歷代詠荔枝之作也甚多,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首推還是蘇仙《惠州一絕》,這首詩真的是在單純的贊美荔枝。
當然,大文豪愛吃荔枝是真的,可他也幹過杜牧幹過的事……借荔枝諷喻,荔枝的心裡是悲傷的……吃我還要諷刺我!
蘇仙的《荔枝嘆》詩,先寫古時進貢荔枝事,以紀實手法,追思漢唐貢荔之害。再轉入議論感慨,他以無比憤慨的心情,批判統治者的荒誕無恥。最後寫近時事,對民眾遭受禍害深切同情。
“十裡一置飛塵灰,五裡一堠hou,第四聲,記裡數的土堆)兵火催。
顛坑僕谷相枕籍,知是荔枝龍眼來。
飛車跨山鶻橫海,風枝露葉如新採。
宮中美人一破顏,驚塵濺血流千載。
永元荔枝來交州,天寶歲貢取之涪fu,第二聲,古州名)。
至今欲食林甫肉,無人舉觴酹ei,第四聲,將酒倒在地上,表示祭奠或立誓)伯遊。
我願天公憐赤子,莫生尤物為瘡痏ei,第三聲,禍害)
雨順風調百穀登,民不饑寒為上瑞。
君不見,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後蔡相寵加。
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鬥品充官茶。
吾君所乏豈此物,致養口體何陋耶?
洛陽相君忠孝家,可憐奕進姚黃花。”
大致的意思是說:五裡路、十裡路設一驛站,運送荔枝的馬匹揚起漫天灰塵,急如星火。
路旁坑谷中摔死的人交雜重疊,百姓都知道這是荔枝龍眼經過。
飛快的運送車越過重重高山,似隼鳥疾飛過海,到長安時,青枝綠葉,彷彿剛從樹上採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