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到第五重院子,楊管事指著南面的門說道:“這個門出去也是一個院子,也有幾間屋子,這院子可進出車馬,門開在另一條街上。”
楊管事一一指著眾人看了,說道:“除了第一重院子,後面幾個院子都由端木刺史自行安排,每個院子都有通往外面的門,行動便宜,住多久都沒問題。驛站有廚房,如果不便宜,後面幾個院子裡也都設有廚房,一應爐灶都是現成的。燒的炭火食料等物驛站均可聯絡購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端木華向楊管事說道:“那就有勞了。”
楊管事和王文炳互相看了看,王文炳看楊管事該介紹的都介紹了,便說道:“端木公,今日你們第一天到,好多東西要收拾,等下楊管事讓灶上做了飯送過來,有什麼需要儘管給他們吩咐,我先行退下,回去還得去覆命,去晚了怕馬總管怪罪。”
端木華和楊管事送王文炳出了驛站,楊管事對端木華道:“端木刺史,我就不進去了,有什麼需要您儘管吩咐,明日我讓人領你們去購買所需之物。”
端木華執手道:“好說,好說!楊管事自便,我去安頓。”
一時端木華便安排二重院住著田司馬及家眷、田司馬帶來的清客等人,三重院收拾了暫時做端木華書房,院裡住著葉忽如並幾個一起跟來的清客先生,墨子桐、葉晨露、鄭太太、豆官、亦朵、亦寧及個人貼身丫頭住在四重院裡,五重院住著灶房並針線、浣洗及粗使的婆子和丫頭們。能進出車馬的那個院子裡住著小廝及家眷。
兩個多月車馬勞頓,終於有了臨時住處,七手八腳丫頭婆子將個人箱籠一一收放在各自屋中收拾妥帖,就見驛站楊管事領著幾個婆子往各處送吃食。
端木華與墨子桐住在三重院堂屋有七間房另有兩間耳房,一間做了堂屋,一間做了端木華和墨子桐臥房,另外兩間住著亦朵和亦寧,墨子桐安排綠君自住了一間、兩間耳房一間住著春芽、小支稜,另一間住著連翹、香葉。東廂房那幾間住著鄭太太、豆官、仇媽、翠墨。西廂房那幾間住著葉晨露、湯媽和紫藤。
幾十口子人一時就在驛站先安頓了下來,等著前任的項公南方安頓好搬了家才好搬進刺史府。
次日,別駕王文炳一早就來到驛站來接端木華等人去拜訪馬晉馬總管。
端木華將提前準備送給總管大人的的酒、茶葉、錦緞、茶具、古董花瓶、書籍地圖及昨夜趕著新制的端木家點心等滿滿拉了兩車在後面跟著,自己和田司馬、葉參軍和王文炳一起往總管府走去。
到了總管府門口,見墨子川早候在那了裡,於是幾個人一起進了總管府。
一路往前走去,端木華似有入了宮的感覺,那院子裡宮闕巍峨,樓角相連,非一般公府別院可比。院門上守著兩隊兵士。
王文炳走到門口,忙拿出魚符讓兵士驗了,又驗了端木華及田立民、葉忽如、墨子川的魚符方放行進去。
進了院子看院中甚是寬闊,端木華笑著向王文炳問道:“王公,這裡地廣人稀,想是地價便宜,不似京城居住不易,看這院子好生氣派,不知道的還以為進了宮裡了。”
王文炳笑道:“端木公有所不知,馬總管在先帝時就在這裡了,當今皇上體恤總管們長年在外不得入京,增補了監察許可權,你我前程全繫於總管一句話呀,茲事體大更是責任重大,關係朝廷重臣的去留,所以默許可不按舊例稍加逾越也不追究,這宅子也是上年才修好搬過來的。以前住的那宅子正好你來帶了三百兵丁就安頓住在那裡了。”
端木華笑道:“那三百兵丁雖是我帶來的,但人馬連同墨校尉來了就交由馬總管了。我只負責本地行政,軍政要事還得馬總管一力承攬。”
王文炳聽了笑道:“端木公倒底是皇上身邊的近臣,這分寸拿捏得到位。不似前任項公被調去南方,明著是平調,實際是被貶了,去的那地方是個海島,項公所以不想讓家眷跟著吃苦頭,正託人在南方老家打聽著買了宅子才讓家眷們搬過去。唉!倒是連累你們全家在驛站受苦了。”
端木華聽了半晌無語,心中倒沉重起來。
喜歡宅凰之梧桐引請大家收藏:()宅凰之梧桐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