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人又分別上了馬,王文田和端木華並駕齊驅,只聽王文田說道:“端木公,此番接到端木公屈駕善城的命令,前任項公已去南方赴任,但其家眷尚未搬離,項公說新任的房舍齊備自當搬離,所以這段時間還得委屈端木公先在驛站將息,有不便之處還望海涵!”
端木華未及多想便道:“無妨,便住些時日也可。”
王文田又說道:“今日端木公先將家眷安頓住下,明日我來接您去拜會隴右道馬總管。”
端木華笑道:“就聽王別駕安排。”
一行人跟著王文炳進了城,見那城內酒樓林立,酒坊、綢緞店、裁縫店、糧店、蔬菜瓜果攤、粥、饊飯、水面、煮菜面、涼麵、須面粥、餅等各種食品攤點星羅棋佈,各種店鋪繁多亦如京城。
街市上車馬鱗次櫛比,頭戴幞頭身穿圓領長袍的漢人,門襟下襬和袖口有聯珠翼馬的粟特人,辮髮穿翻領緊身長袍的突厥人,留著山羊鬍、內著交領長袍、外穿圓領襴衫的党項人,頭戴塔式纏頭、身穿花錦藏袍的吐蕃人,頭戴尖頂花瓣形頭冠,腦後六股髮辮,身穿四聯珠對馬錦長袍,腰帶長巾垂掛至小腿的回紇人來來往往,且多為男子,偶有女子經過也必有男子或僕從相陪。
街道兩邊胡祿匠鋪、泥匠鋪、玉器鋪、畫匠鋪、木匠鋪、皺文鋪、鐵匠鋪、金銀匠鋪、鞍匠鋪、塑鋪、扇畫鋪、皮匠鋪、生鐵匠鋪、鍋子匠鋪、塔匠鋪、染布匠鋪、帽子匠鋪、弓弩箭匠鋪、甕匠鋪等不一而足。
眾人邊走邊看,一時就來到驛站門口,端木華及眾人看那驛站倒都愣住了,此處驛站與街上繁華相比倒退了一舍之地,甚至比一路住過的驛站都要小,青磚黑門,門前立著兩個不大的石獅,門頭上掛一木頭色匾額,上寫著驛站兩個黑色字。
眾人下馬剛站定,就見一個黑麵五短身材身穿一身褚褐色衣袍,頭戴黑色幞帽的中年男子笑呵呵迎出門來,看到王文炳就忙不迭地說道:哎呀,王公,讓小的好等!
王文炳看著那中年男子笑了笑,將頭轉向端木華道:端木公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驛站管事楊少年。
王文炳又轉向楊管事笑道:楊管事,這位是新任鄯州刺史端木公,這位是田司馬,這位是葉參軍,這位是墨校尉。後面車馬上是家眷。
楊管事笑著給每個人作了個揖,說道:端木刺史久仰,眾位久仰。王公這說的哪裡話,早在一個月前就開始準備了,兵士們在我這吃過飯就去總兵府駐守,那裡早就準備好了。驛站裡刺史及諸位和諸位家眷住的房舍足夠,快快進去,早就給你們準備好了。
端木華對楊管事說道:楊管事費心了!
端木華看墨子桐及眾人從車上下來,便走到墨子桐身邊,楊管事忙跟上前問道:端木刺史,哪位是夫人啊!?
端木華笑著拉起墨子桐的手說道:楊管事,這是我太太,以後太太的事還得你多費心啊!
楊管事道:“好說,好說!聽說刺史公攜家眷上任,我等都說刺史夫人好膽識,今日一見果然氣度不凡!”
墨子桐聽了心中好笑,心想:我放假時一個人背個包拿個畫夾四處旅遊,現在這麼多人隨侍,居然還說我好膽識,我也是無語了。
楊管事看墨子桐笑而不語,似對自己這番奉承的話並未入心,倒自己覺得無趣起來,便又轉頭對端木華道:“端木刺史,那咱們進去吧!”
說完忽又對楊管事說道:“昨天讓安排人打掃總管舊宅,打掃好了就安排人帶著墨校尉去那裡休息吧!總管吩咐墨校尉和三百兵士們住在那裡。”
楊總管聽了忙道:“已經準備妥當,做飯打掃的人也安排進去了,這會子過去一應都是現成的。”
說著就令身邊一個下屬騎了馬帶著墨子川和三百兵士去了總管舊宅。
看墨子川領著兵士們去後,眾人跟著楊管事進了驛站,看第一重倒好大的一個院子,四面皆是屋子,楊管事介紹道:“這院子裡住著我和驛站的人,東面那幾間是打發零星小住一兩日的官家人。我們去後院吧!”
說著領著眾人人從正屋廊簷下的通道轉過去,後面第二重也是一個大大的院子,西面一間屋子前後門通暢,從後門出去又是一個院子,第三重院子後面又套著一個院子,第四重院子也和前面幾個院子一樣,四面皆是屋子。從堂屋邊上通道轉過去又是一個院子,第五重院子和前面四個院子一般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