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請花姐和她的同事吃大餐外加發紅包的效果果然有效。慢慢的有不少壽險公司的業務員來諮詢財産性的業務,大部分是小工廠的廠房和機器裝置,小商場的裝置存貨等等。經過多方詢價,陸陸續續出了一些財産險保單,我手裡有財産險業務,已經在各個財産險公司小有名氣了。商品房的房屋保險倒是不多,畢竟其他的房地産發展商不可能這麼外行,連合作的保險公司都沒有。
印象最深刻的一件財産險保單,是關外的一家傢俱廠的單子,這是一家專門製造出口傢俱的外資企業。我曾經出過傢俱廠的單子,看過的工廠大部分是非常簡陋的。最差的廠房是鐵皮牆的,車間完全沒有生産線的概念,工人各做各的,整個車間彌漫著各種各樣的膠水味道,車間裡面的鋸末遍地都是,工人完全不管的,依靠清潔工打掃。有保險公司核保的曾經跟著我們去看過這種工廠,表示這種工廠沒有發生粉塵爆炸是走了狗屎運。這種工廠保險公司肯定拒保了,其他好不到哪裡的工廠,保險公司的免賠條件和免賠額也非常苛刻。
這個傢俱廠的保額超過一個億,我帶著保險公司的核保去勘察的時候還覺得是吹牛,到了工廠才發現可能是低估了。工廠佔地面積非常大,兩棟廠房,都是正正規規的大跨度工廠,採光通風良好,一棟小辦公樓在大門口旁邊,靠著圍牆有好幾棟宿舍樓,宿舍樓之間還有籃球場和羽毛球場。
車間裡面有好幾條生産線,工人們在生産線旁邊忙忙碌碌的,整個工廠沒有什麼刺鼻的味道,凡是會産生鋸末的工位,都有一條從天而降的吸塵軟管,把鋸末吸走,地上看不到有什麼垃圾和鋸末。核保掏出照相機,剛剛咔嚓照了幾張,一個保安猛的躥出來吼道:“車間裡面禁止拍照,把照相機交出來。”
核保的嚇了一跳,陪同我們下車間的文員小姑娘連忙上去解釋:“這是保險公司的,來勘察,老闆已經同意的。”
保安扭頭用對講機叫來了主管,主管把核保的照相機要來,刪除了幾張拍到某些機器的相片。我心裡暗暗咋舌,這個工廠看來技術挺先進的,要不然不會管的這麼嚴。
在廠房外面,核保的又照了一些工廠外部的相片。我們表示勘察過了,拿到公司營業執照影印件這些東西就要回去了,這兩天就會報一個費率和承保條件。陪同的小姑娘給了我們影印件和名片,表示有訊息盡快通知他們公司。
走出傢俱廠的大門,我和核保上了我的捷達車。剛剛調頭,一臺雅閣開到了工廠大門口,女司機搖下車窗和保安說了什麼,保安就開門讓她進去了。
我看見那個女司機的樣子好像是盤哥的太太小鄭。自從盤哥他們一家搬出我現在住的這個微利房小區,我只在他們家新房入夥的時候去了一趟,後面就沒有碰面了。小鄭看起來是這一家工廠的貴賓,可以開車進門,我和保險公司核保的,只能把車停在大門外,走著進去。
晚上我實在是沒有忍住,給盤哥打了電話:“盤哥,最近在忙什麼吶?好久沒見了。”
盤哥說道:“我現在不怎麼忙,就是下班時間不確定,公司領導的事情太多了。倒是你嫂子小鄭,現在自己開著一家進出口公司,把國內的傢俱往歐美出口,忙的很,連孩子都顧不上了,我媽只好來深圳看孩子。”
我和盤哥以前去買傢俱的時候,為了能買到便宜的傢俱,小鄭還找了行業的能人,直接去工廠買的傢俱。當時小鄭就說自己想做傢俱的買賣,還準備拉我入夥。我當時還以為小鄭就那麼說一聲,誰知道她還真的幹起來了,從她今天開的車看起來,應該生意做的不錯。我說道:“今天陪著保險公司的核保去勘察一家傢俱廠,走的時候看見嫂子也去了,嫂子是不是開著一臺雅閣阿?”
盤哥說:“可不,這敗家娘們,叫她買個poo都不行,非要買雅閣,快三十萬了,有這筆錢,買房子多好。”
“你還買房子阿,不是剛剛買了大房子嘛?”
“投資啊,以後房子肯定會漲價的。”
我表示不認同,我幾年前買過一間小小的單身公寓,到現在房價也沒怎麼漲,租金也很低,不劃算,有錢還是應該買國庫券,利息高又保險。
還有一種團體人身意外險,財産險公司的費率和手續費也非常有競爭力。也是一年一買,要是非高危性質的公司,給員工買十萬塊錢的人身意外保險,一年只要一百塊錢左右,手續費能夠達到三四十,比壽險公司便宜,手續費也高。
這種意外險沒有財産險那麼麻煩,不需要查勘廠房機器什麼的。只用報姓名身份證號碼就可以投保。還有百分之二十的替換率,要是員工離職了,可以出批單,把離職員工的名字替換成新員工。屬於幫助老闆分擔風險的一種費用,銷售情況還可以,一個月也有那麼一兩單,我出這些單子和車險一樣,都只留幾個點,其他都給業務員了。
我手裡曾經接過一個巨大的人身意外險單子,是關外一個區給學生買人身意外險,一共有十幾萬人,要是能夠辦下來,保費高達千萬。整個保險界被這個大單子震動了,各個保險公司紛紛表示可以直接和主管業務的分公司付總談談。我也幻想著這一個單子要是在我手裡頭過一下,哪怕就賺兩三個點,那也是幾十萬吶。
不過,好可惜,這個傢俱廠的財産險和關外整個區學生的人身意外險,最後都沒有從我手裡過。
傢俱廠是找了香港的保險公司保的,據說是因為香港的報價便宜,而且保單是英文的,公司的大老闆只看的懂英文。
學生的團體人身意外險,其實是中間人誤導了大家,不是政府出錢買的,只是給了一點補助,還是要學生自己掏錢,需要各個學校自行收款。這麼一來,這個大單子就變成了幾十張小單子,而且歸集保險費難度較高,當然是誰和學校的熟悉誰就能拿到單子,當年的大部分學平險給大西洋保險承保了。我是一張單子都沒有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