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我特地找了一家在蔡屋圍的高檔的餐廳,請鹿姐和她的同事喝早茶。作為請客的人,我肯定要先到的,開了一張臺等著,眼看都九點多了,打電話去催問,鹿姐說馬上到。過了好一會兒,鹿姐和三個大姐走進餐廳,我連忙站起來招手,喊她們過來。鹿姐上一次買車的時候已經打扮得體,不像以前一副工廠女技術員的樣子,現在的打扮更加時髦,穿著飄逸的真絲連衣裙,腦門上架著墨鏡,挎著一隻白色真皮的包包,腳蹬高跟鞋,一幅小資女人的要強模樣。其他幾位大姐,年紀和鹿姐差不多,都是衣著講究,氣場強大的主。我一邊請各位大姐入席,一邊恭維說道:“沒想到蘋果壽險公司有這麼多和鹿姐一樣又漂亮又有本事的大姐,認識你們真是榮幸啊。”
鹿姐把我介紹給她們說:“這是鐘大同,你們可以叫他大同,就像我弟弟一樣,大家多多關照。你們有什麼車險財産險的事情可以找他。”然後一一給我介紹,這是洪姐,這是妙姐,這是鄒姐,都是鹿姐在蘋果壽險公司關系最好的同事,有的是主任,有的是見習主任,反正都是資深的業務老手。
我雙手捧著名片,恭恭敬敬的和三位大姐交換。然後招呼大家點茶點,幾位大姐隨意點了一些蝦餃鳳爪艇仔粥排骨等等,我拿著點餐卡到點心櫃點了十幾種茶點,由服務員小妹送過來,一邊喝茶吃飯一邊和各位大姐聊天。
“各位大姐,你們有沒有需要買車險的客戶啊?”
“這個肯定有啦!”洪姐說道:“客戶只知道我們是賣保險的,老是有人來問我買車險的。至於這個保險是壽險還是財産險他們不知道啊。”
“那你們怎麼出車險保單的?”
“以前就不出嘍,現在看情況,有的介紹給財産險上班的朋友,有的時候也找人出,反正沒有刻意去賣車險。”妙姐回答道。
鹿姐打斷了我的市場調查說:“行了,你不用問我們這些,車險我們要是去推銷的話,肯定有客戶的,關鍵是你準備怎麼搞,說給我們聽聽。”
“我要是賣車險,首先要知道理賠怎麼辦,車險出險的比人壽保險多,要是出險以後老是找我麻煩,我寧可不做。”鄒姐的關注點不是業務。
我清清嗓子說道:“我瞭解的情況,你們壽險業務員關心的有這麼幾個。第一是車險的價格太亂,有時候好高,有時候好低,你們不好報價。第二是車型限制,不同的車型可能手續費不一樣,有的甚至還不能保某些專案,而且不同的保險公司限制的車型也不一樣,你們無所適從。第三就是理賠,你們不知道車險理賠的流程,怕麻煩,怕影響客戶以後續保。基本上就是這三條吧,其他的還有查費率表計算保費這些雜事,都不是太大的問題。”
鹿姐和她們商量了一下,鹿姐說道:“差不多吧,這些要是搞定了,我們這些壽險業務員大把的車險保單給你出。”
我說道:“其實財産險公司價格是很亂的,他們平時沒有什麼特別高的手續費,只有沖業務量的時候放高手續費,你們平時給客戶報價最好按發票價報,就算要打折也控制在九折以內。我可以找到不同公司的高手續費給你們,今天群眾保險公司有高手續費我們出群眾,明天大西洋保險公司有點數我們出大西洋,可以保證你們的利潤。”
“那有多少手續費?”洪姐問道。
“我平時可以保證二十五,有沖業務量的部門放高手續費我就通知你們,比如這幾天我們大西洋有部門放四十,我就賺兩個點,三十八給你們。”我知道必須被她們說清楚潛在的好處,要不然她們始終是不願意出車險這種麻煩的保單:“一般的捷達桑塔納,每一年買全險就要三四千塊錢,你們一張保單能夠賺幾百塊到上千塊,要是好車,保費就更高了,你們推銷車險還是還是劃算的,只要你們找到客戶,後面出單的事情都是我的。”
“可以啊,我們壽險第一年手續費也沒有三十八的。”鹿姐幫我敲邊鼓說道:“平時有二十五也不錯,車險每一年都要保的。”
我繼續解釋說道:“大家出單以前,最好把車型和專案報給我,我給你們報價,還可以避免一些限制車型報錯了手續費。”
“那出好了保單我們怎麼拿?”鄒姐問道。
“我給你們送過來。保險公司肯定不認你們的。”我當然不能讓她們直接接觸出單的部門,要不然我吃什麼。
“至於出險嘛,其實和壽險公司的流程差不多,都是報案,車險除了單方事故,必須要有交警的責任認定書,然後就是修車,有的修理廠是可以代理賠的,要是不能代理賠,就拿發票和責任認定書這些東西給我,我去幫您們遞資料。”其實我也不是特別懂理賠,但是我不能表現的不專業啊,反正理賠的事情還遙遠,先承諾再說吧。
好說歹說,這些大姐們算是知道了車險是有錢賺,不麻煩,每一年都要重複購買的,紛紛表示要留意車險客戶了。我也拜託她們到同事中間幫我問問,有沒有業務員有車險客戶的,介紹給我。
過了幾天,洪姐妙姐鄒姐分別給我打電話,說是介紹蘋果壽險公司其他部門的好姐妹給我認識一下,她們也有很多車險客戶,以前就是不知道要找誰出保單。我依葫蘆畫瓢,分別請了這幾個大姐的好姐妹喝茶,飯桌上派名片,拉關系,套近乎,把車險出單業務說的既簡單又有錢賺,鼓動她們出單的慾望。然後我再拜託新認識的業務員,讓他們解釋其他關繫好的人給我認識,認識一個人就要求她幫我轉介紹一個朋友,我慢慢的認識了鹿姐她們營業區好多業務主任。
認識人不等於業務就馬上有起色,十三部放了十幾天的好價錢,我自己基本沒有出什麼保單,鹿姐她們給我的保單,一共就六七單,讓出去太多的利潤,我也沒有賺多少錢。唯一讓我開心的是,把壽險業務員作為我的分銷渠道,看來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