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熙語翻著李凡的書,看不懂,但就是覺得好厲害的樣子。她又想了想自己的書。自己的書,那叫書麼?與之對比,那簡直是連環畫啊!
王翰對觀眾朋友們道:“現場的觀眾朋友們,李凡的這本作品誰想要啊?”
“我想!”
“我要!”
“給我!”
……
“通通送給你們!哪裡的聲音高就送到哪裡!”
申峰、蔡亦博和大野下去送書,書籍丟到之處,一大群人全都搶瘋了。
李凡忙道:“注意安全,別急,千萬注意安全!”
觀眾們得到樣書後,連忙翻看了起來,翻呀翻,卻連一頁圖片都沒找到。
得書的觀眾們紛紛抬頭:帥李啊,照片呢?沒照片我們看啥啊!
……
臺上。
節目錄制到了第二部分,《鑒寶》。
王翰:“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今天,我們透過古玩,便可一窺我們華國歷史的輝煌。今天,我們請到了潭沙博物館館長、著名收藏家吳迪先生前來做客,和我們分析古玩,通讀歷史!大家掌聲!”
吳迪快步上臺,他的目光好奇地打量了一下李凡,心道:這小子究竟懂多少?前兩天辨別出了仿汝釉象耳簋式爐,這眼力在收藏界也是一頂一的高啊,究竟是偶然現象還是真有實力,我要好好探探底!
“你好,李凡。”
“您好,吳館長。”
王翰道:“吳館長,都說古玩行業水很深,有自己的行規,這您能給觀眾介紹一下麼?”
吳迪道:“好的,對於一個純新買家的話,首先,逛古玩市場的話,切記,不可跨攤而過。”
“為什麼呢?”
“因為,首先不禮貌,其次,一旦磕碰到了古玩,那你就遭殃了,因為古玩都是‘無價之物’,不是價格昂貴,而是沒有統一價值,你說它10塊錢行,說它1萬塊10萬塊也行。
第二,交易的時候,不能說買或者賣,買家要說‘讓給我’或者‘勻給我’,這是文明禮教的體現,你要張口就說賣給我,那你是純外行。
第三,買家和賣家討論價格的時候,他人要自動迴避。而且,在老年間,買賣雙方都不是透過喊價的,而是在袖子裡互相伸手談價。李凡知道這叫什麼麼?”
李凡道:“袖裡乾坤!”
“對,袖裡乾坤!
第四呢,概不退換貨,古玩交易最重要的是知識和眼力上面的較量,無論是買家買假了還是賣家賣漏了,均不能退換貨或者找後賬。
但是,到了今天的法制社會,這一規則有所變通。如果賣家知假販假的話,買家可以以詐騙罪起訴賣家,並且進行相應的退換貨。”
王翰道:“這種維權容易麼?”
“基本不可能,首先,你如何證明這賣家知假販假?那是人家心裡活動你怎麼證明?能找到人家的上貨渠道?你又如何證明賣家承諾過你什麼?你根本沒法舉證!只能吃個啞巴虧。”
王翰挑了挑眉,心道:我做到了。
吳迪看著他那略顯得意的樣子,心想:你也不看看你們是誰?
……
簡單介紹了一下古玩行業中的諸多行規後,進行到了鑒寶的環節,後臺,早有10多個藏品持有者捧著手裡的藏品等待上場了。
“下面有請,第一位藏品持有者上臺。”
舞臺上,只見一個青年和一個工作人員分別捧著兩個器物來到了臺上。
兩件器物上下一組裝後,觀眾們眯著眼睛細看,原來是一個二層樓房的模型。
“觀眾朋友們好,各位老師好,我叫常遠,這是我家祖傳下來的寶貝,曲尺形雙層陶屋,還請老師指點。”
臺上這幾位圍著桌子仔細觀察,不禁疑惑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