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熙語也點頭贊同:“像我這種到處拍戲,又喜歡旅遊的人,到了不說普通話的地方,簡直就像去了外國,太不方便了。”
王翰:“我倒不完全同意二位的想法,方言是一個地區的特色,有著濃厚的地方色彩,方言更是一個地區文化的展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地區不同民族有著不同的景觀和文化,風情和處世之道,那才是一個豐富多彩的國度。
您二位覺得,外地人對東北最大的誤解是什麼呢?”
楊熙語大笑,道:“大金鏈子小手錶,一天三頓小燒烤!”
李凡猛點頭,“完全同意!有幾個男的戴金鏈子的?有錢人也很少這麼炫富啊。”
大野問:“那小燒烤呢?”
楊熙語道:“一個月一次?誰也不可能天天吃,主要是和朋友一起去。”
李凡道:“這個我的確比任何人吃得都多,因為我爸以前是炸串的,我沒少在其他店家解饞。”
王翰道:“李凡,你再說一個。”
李凡道:“你瞅啥?瞅你咋地!”
楊熙語開懷大笑,“對對對!這句話太經典了。不過我就沒看到過,誰看誰一眼就打架的,除非你看人家的眼神裡有鄙夷不屑。”
李凡:“這句話啊,偏重於形容東北人脾氣急躁,不擅長打嘴架,也就是能動手盡量別吵吵!我坦白地講,‘能動手盡量別吵吵’這句話的確形容得挺準確的,兩個人相互罵幾句後極有可能就動手幹起來了。
但是,所有人忽略了另兩個詞,就是‘大度’和‘寬容’,在東北,小來小去磕磕碰碰大家說聲‘對不起’便一笑而過了,基本沒人會斤斤計較的。
如果你到春城市租個小區住個兩年,可能你連一場鄰裡打架都看不到。”
楊熙語深表同意,“網路上有‘地域歧視’或者‘地域黑’,他們是看不到光明的,只會往黑角落裡鑽,只會以偏概全,你若真到東北城市裡生活的話,你會發現人和人之間,哪怕是陌生人之間,大家都是非常熱情友善的。”
……
討論完地域文化後,王翰又道:“李凡和熙語的第二個共同點是,新晉作家。熙語,先介紹一下您的書。”
有工作人員推上來兩個車子,分別裝著李凡和楊熙語的書。
楊熙語拿出自己的書道:“我這書,寫的是我從入行開始到現如今在演藝圈中的打拼,書名叫做《快人快語》,希望大家多多支援。”
楊熙語將簽名作品依次送到天天兄弟和李凡的手上。
李凡這一翻,好家夥,全是圖片,兩三頁一圖,有旅遊照片,有寫真,還有拍戲的,老豐富了,就是沒有多少字。
再看定價,59.9元!
“李凡,介紹一下您的作品。”
李凡合上《快人快語》,道:“我的書啊,裡面的文章有些人看過了,現如今集結成冊,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入手。”
王翰道:“咱們現在先給李凡推推書,每人用一句話形容李凡這本書,峰哥先來。”
申峰想了想:“這是每個人的枕邊書。”
李凡自黑,“的確,可能看我的書大家容易犯困睡覺。”
申峰忙道:“不是啦,漲學問!大老師來。”
“我啊,這本書你們粉絲們一定要買,然後一代一代往下傳,以後保準值錢!亦博來。”
蔡亦博:“我,那個,祝福大賣!”
王翰笑著解釋:“這是韓國來的朋友,漢語還沒學透。”
李凡點頭,“哦!你好,思密達!”
蔡亦博笑道:“思密達!”
王翰:“那李凡,您對自己作品怎麼評價呢?”
李凡如實地道:“會比較晦澀難懂,有一點點乏味,可能很多讀者未必看得懂,如果有朋友有需要可以入手——”
王翰打斷道:“不能這麼說!我要送給讀者朋友們的一句話是,這本《新考據學作品集》,您可能看不太懂,但一定要看一看!因為,這本書是青年一代學者中的旗幟作品,您看的不是一本書,看的是在這個快餐時代中,我們青年學者最後的堅守。”
嘩!
現場掌聲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