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這只是一句玩笑話。不過道理是沒問題的,一款遊戲早發售一兩個月或者晚發售一兩個月,影響其實不大,關鍵還是看遊戲的品質如何。
喬梁早就已經購買並下載了《黍離》,直接進入遊戲。
……
遊戲開場是一段宣傳動畫,跟之前預熱時放出的宣傳動畫並沒有本質的不同,只不過細節上顯得更加精緻了一些。
最後一幕仍舊是老道士將那個妖怪村落中的嬰兒抱起,轉身離開,熊熊烈焰燃起,將一切焚燒殆盡。
鏡頭一轉正式進入遊戲劇情。
一個揹著寶劍的年輕人對著。山間茅屋旁邊的一處無名墳墓磕了幾個頭。
顯然按照劇情的發展應該是老道士將那名孩童帶到了深山中傳授武藝,而此時老道士已經駕鶴西去,少年則是要下山斬妖除魔。
緊接著進入了初期的新手引導階段,喬梁發現自己可以控制這位主角移動、攻擊使用一些簡單的法術或是拾取物品。
玩家可以進到小茅屋中拾取一些道具。
也可以到周圍的空地上打一打木樁或者執行一下新手指引中的各項操作。
在做出這種操作的同時,少年的耳邊也會回想起老道士曾經的叮囑。
“儒釋道兵四家各有所長,你雖隨我學藝,也不必拘泥於道家法門。四門道法神通只要能夠拯救天下蒼生黎民百姓,便都有可取之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天下大亂,妖魔為禍人間,我輩自當除魔衛道拯救蒼生,使天下萬民不再承受流亡之苦。使有識之士不再慨嘆黍離之悲。”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路在你自己腳下,如何去走,切記,三思而後行。”
在經過了簡單的學習和熟悉之後,少年下山了。喬梁也正式開始了自己的受苦之旅。
……
雖說之前《黍離》已經放出過一些試玩的影片,但喬梁仍舊以為這只是一款換了背景的《回頭是岸》。
畢竟整個戰鬥系統給人的這種受苦的感覺跟《回頭是岸》十分相像。
但在玩了之後喬梁才發現二者其實有很大的差別。
《黍離》並不是對《回頭是岸》的拙劣模仿,是有自己的設計理念在裡面的。
在《黍離》的劇情中,主角會獲得儒家,道家,佛家和兵家四家傳承。而每一種系統都會賦予主角在基礎戰鬥系統之外的強大能力。
基礎戰鬥系統與《回頭是岸》有相似之處,刀槍劍戟等各種武器都有不同的用法,純粹依靠打磨自己的操作技巧,熟練運用各種武器通關固然是一種玩法。但如果用上了四種不同系統的強大能力,就可以起到如虎添翼的效果。
四種系統雖然都能提升玩家屬性,但各有特點。
例如道術,適合在戰前做充分準備,追求最大化提升的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