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王實業一枝獨秀,惹得其他創業的小組開始了瘋狂的山寨。
山寨產品透過蘆葦網進行擴散,嚴重的擠壓了獅王實業的生存空間。
申巴沒有辦法,只能開展轟轟烈烈的打假運動。
他找到劉正,要求蘆葦網配合打假。
劉正拒絕了申巴的要求。
畢竟山寨產品背後的公司,並沒有違反蘆葦網的入駐規則。
蘆葦網拒絕配合獅王實業,更是讓無數嚐到了甜頭的山寨公司開始了加大投入。
獅王實業作為傢俱行業的龍頭企業,直接讓山寨公司給坑了。
消費者買到了山寨產品,當然不會去找山寨公司索賠,而是直接投訴獅王實業。
申巴當然不願意承擔賠償責任,畢竟獅王實業也是受害者。
可是消費者吃了啞巴虧,當然會拿著山寨產品到處喊冤。
獅王實業雖然說冤枉,也贏得了官司,但是卻辜負了消費者的信任。
消費者是衝著獅王實業的名頭才放心購買,卻沒有想到買了山寨產品。
申巴拒絕賠償,純粹就是把消費者的智商按在地上狠狠的摩擦。
被獅王實業羞辱的消費者,當然不會在一棵樹上吊死,很多人輸了官司之後,直接放棄了獅王實業的所有品牌。
這樣一來,獅王實業的口碑就越來越差,也損失了大量的客戶。
再加上隨著獅王實業的發展壯大,獲取設計圖紙的成本越來越高。
原本設定的八折優惠,隨著競爭對手的出現不斷的改變。
從免費為設計者打造一套傢俱,到按照比例支付設計者專利費用。
山寨產品的出現,直接壓制了獅王實業的獲客速度。
特別是申巴公事公辦,對於山寨產品的受害者拒絕理賠。
這就使得一部分忠實的消費群體漸漸地放棄了獅王實業品牌下的所有產品。
蘆葦網的存在,使得山寨產品擴散的速度日新月異。
買到山寨產品的消費者接二連三的找獅王實業索賠。
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獅王實業的業務拓展。
獅王實業的明星形象,使得用工成本高出行業平均水平的百分之三十。
再加上設計圖紙方面的開支,獅王實業已經不堪重負了。
申巴在盧江大學創業競賽第二季度的考核中,雖然說依舊拿到了第一名的總成績,但是卻在純利潤方面成了所有上榜企業的墊底存在。
他為了兌現承諾,只能自掏腰包填補利潤缺口。
這樣治標不治本的做法,直接抽乾了獅王實業的流動資金。
正在這個時候,獅王集團也出了問題。
申蜀在申安的協助下佈局數月之久,終於出手了。
獅王集團的進貨渠道,直接被申蜀暗中掌控的投龍集團截胡了。
獅王實業並沒有儲備厚料的習慣,獅王集團的危機,直接將申巴坑得體無完膚。
獅王實業的儲備原料,只夠十天的正常生產。
獅王集團損失了進貨渠道,直接導致獅王實業失去了原料來源。
獅王實業根本就沒有時間尋找新的貨源。青黃不接的結果,就是停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