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什麼?
土地是華夏百姓的根。商人的特點在於流動性。要是商人有了土地,那就等於把一群追逐利益最大化的人鎖在一個地方。
政商集團有錢有權還有地,換了誰也會害怕。諸侯像賞士一般對待政商,其實是誤入歧途。畢竟商人要走南闖北,有了土地的牽絆,還能走遠嗎?
當政商集團把大量的資源朝著土地上傾斜,諸侯們的土地安全還有保障嗎?
袁紹限制田家,不就是因為田家的土地數量,遠遠的超出了幷州的承受能力嗎?
曹操、孫權、還有劉備,哪個不是被擁有土地的政商集團壓得喘不過氣來呢?
諸葛亮也曾有過打擊政商集團的大舉措。可是蜀帝劉備賞功的方式就是土地。不解決土地問題,約束政商集團就是一句空話。
政商集團有錢,拿錢置地天經地義。更何況有著從龍之功,處理起來就更麻煩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政商集團的置地行動,肯定會引起傳統世家的恐懼。世家利用公權力進行反擊,這就形成了一輪又一輪的諸侯爭霸。
當政商集團以經濟優勢壓倒傳統世家的時候,為了固勢就會身不由己的轉變為新的世家。世家的根本有兩個:一是土地,二是讀書。
政商集團走南闖北,算得上是見多識廣,對於知識的渴求比常人更甚。在讀書方面的投入那是勿庸置疑的。
特別是那些有著長遠目光的政商,對家族子弟的教育絕對有實力與耕讀傳家的世家比肩。
政商集團唯一欠缺的就是土地了。這諸侯賞功給了土地,政商集團還缺什麼呢?
政商集團發展到巔峰水平,就成了司馬家那樣的勢力。
以政商集團的經濟實力,單純的打壓已經無法奏效了。
劉正對於政商集團的態度很明確——經濟約束,實爵榮耀,把控土地。
經濟約束是指用法律的手段引導政商集團商業行為,同時以興漢集團為主導,擁有在政商集團的相對話語權。
實爵榮耀,顧名思義就是政商集團的成員透過獻金獲得的所有爵位,均享有與軍功侯和政略侯同等的榮耀。只不過獻金侯不參與具體的軍政管理,也加入不分配與之對等的福利。
簡而言之就是所有的爵位的榮耀等級相當,只是在具體的的權利與福利方面有所差異。
把控土地是興漢國的根本,梅園賞功,只給榮耀。在土地問題上嚴格把關。不給各種爵位世家侵佔土地的機會。
沒有土地的爵位世家,肯定無法撼動梅園的政治地位。華夏曆代的問題,歸根結底是土地不足惹的禍。
其實並不是耕地太少,而是那些耕地並沒有真正掌握在需要的人手中。
這就導致了有土地的人種都種不完,真正閒著的農民卻沒有足夠的耕地。田地丟荒的問題,讓華夏的糧食形勢日趨嚴峻。
劉正在最後總結說:“政商集團絕對不能擁有土地!”
喜歡興漢使命請大家收藏:()興漢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