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園政事堂必要全盤掌握各郡的發展進度,有什麼問題及時處理。按照劉正的想法,地方官員不能變成鐵板一塊,否則就會變成兩個極端,要麼廉潔奉公,要麼貪腐成群。
用抓大放小的辦法治理貪腐,那就相當於割草而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年年歲歲治貪腐,歲歲年年腐成災。
倒不如用一個健康的機制來約束各級縣令郡守們,從嚴從重治理貪腐,一經發現,舉家流放海外,不允許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解決了文官的品級制度和限貪辦法之後,興漢軍改制就成了劉正的下一個目標。
經過周密的論證之後,劉正決定實行軍銜制。
新兵,老兵,伍長,什長,隊長,屯長,都尉,校尉,副將,督帥,大將。
新兵是從酸棗訓練分配進入各軍預備役的人稱為新兵,進入正規軍編制的就是老兵。
新兵的編制是以一千人為單位,接照班排連營進行編制。進入正規軍之後,一律按照伍什隊屯都校進行編制。
正規軍編制為屯長及其以下五五進位制。一個伍五個人,一個什編制二十五個人;一個隊一百二十五人;一個屯六百二十五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都尉及其以上實行三三制,一個都的編制一千九百人;一個校六千人,副將統兵一萬八千五百人,督帥兵掌控的兵力為六萬。
呂布為陸軍大將,興漢軍陸軍的最高軍銜。
海軍艦隊的規模按艦隊計算,共擁有四名督帥,分別是甘瑰,徐盛,呂蒙,鄧當,甘寧為海軍大將。
具體的編制參照陸軍的基礎編制,至於都尉對應船長,校尉對應編隊,副將對應支隊,督帥對應艦隊。
甘寧是海軍的總負責人,擁有指揮作戰的權力和海外調動的一切權力。
陸軍共有十大督帥:
白馬督帥趙雲,鎮守河內;紅衣督帥陳到,鎮守彭城;神威督帥馬超,鎮守上艾;陳留督帥太史慈,鎮守陳留;興漢督帥姜維,兵進狼居胥山;遼東督帥徐榮,鎮守通遼;中山督帥典韋,主持五大山城的防務;新兵督帥于禁,坐鎮酸棗訓練營,主持新兵訓練;薊城督帥黃忠,繼續執掌屯墾團;南山督帥蔣欽,十萬青年十萬軍,南山軍校是軍官的搖籃,必須要打上軍人的烙印。
劉正知道,還有很多優秀的將領沒有得到任命,只是十大督帥位置有限,只能暫時的讓做出傑出貢獻的將領擔任。
九品文官,軍銜制度的同時實施,標誌著興漢軍的各項制度逐漸的完善和正規劃。也讓興漢國逐步的走上了標準化管理。
文武制度的齊備,讓法相沮授在制定相關法律的時候有了參照的標準,切實的做到了有法可依。
敲定了十四位督帥的任命之後,劉正又起草了相關副將的任命,興漢軍的主體架構就搭建起來了。
喜歡興漢使命請大家收藏:()興漢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