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把關於七份提案的處置結果,向在座的各方要員仔細的做了介紹,然後又將匯總之後的意見整理成冊,分發給了他們。
完事之後,賈詡等人陸續退了出去。缺錢的事情找劉正,不用一個時辰,不用一劉鍾,甚至不需要一柱香時間,靈光一閃就能解決問題。
有那麼多大集團不使用,非要耗盡自己的生命,急白自己的頭髮,那不是跟自己過不去嗎?
在劉正看來,讓商人參與興漢國的復興建設,既可以有效的清除廣大百姓對於商家的誤解,還能培養商人的主人翁意識。這可是一舉兩得的事情,至於排商提案,簡直就是狗屁不通。
當趙雲起身離開的時候,劉正叫住了他:“子龍,關於河洛大橋建設期間的安保問題,你們打算怎麼解決呀?”
趙雲說:“王爺,河洛大橋是興漢軍手中的屠神之劍,一旦修好,魏王曹操就只能回長安城養老了。這就不難以想象了——不甘心失敗的諸侯,一定會想方設法的阻止修橋的。”
劉正想了想,只得讓趙雲先進行修橋的準備工作,至於剩下的事情,等拿下虎牢關再說,沒有豫州在手,修河洛大橋那就是自尋死路。
如今冀州未定,無法成為興漢軍的後勤保障基地。一旦河洛大橋動工,大量的物資進入懷縣,財帛動人心,難保晉王袁紹和魏王曹操不會見財起意。
河內溫縣,被司馬家經營了無數年,表面上服服帖帖的,其實暗中與長安城中的司馬家,還有晉陽城中的王家,都在不斷的眉來眼去,甚至是變著花樣的出賣著興漢軍的情報。
劉正說:“子龍,如今冀州內部,還有心腹大患黑山軍,要是不先解決內部問題,外有晉、魏強軍攻城掠地,內有黑山軍大鬧天宮。興漢軍將會有近二十萬的兵力,被牽制在冀州西部,這接下來的仗就不好打了。”
在劉正看來,興漢軍拿下河內,向西可以威脅箕關,向南可以震懾穎州,西南而望,洛陽城也得瑟瑟發抖。
興漢軍目前的當務之急,是橫掃黑山,經略冀州,開拓草原,鞏固河內。
拿下黑山一半之後,興漢國的儲備人才已經消耗一空了。一旦再次迅速的擴張地盤,就得把治理地方的許可權託付給當地的世家。這可是後患無窮的事情,興漢軍一直都是走親民路線,要是在一夜之間與世家同流合汙,那是在自毀長城。
劉正給趙雲定下了一個基調,河洛大橋可以進行物資儲備,在懷縣周邊進行產業佈局,確保將來修橋的時候,可以就近的調運物資。
除此之外,三年之內不得施工修橋,以免引發超大規模的中原混戰。
趙雲拿到了籌備河洛大橋的授權,就已經替河內爭取到了發展機遇,至於什麼時候動工,倒也不急於一時。
龐統代表劉正把六位封疆大吏送走之後,就帶著陳到走了進來。
劉正問:“叔至,士元,拿下抱犢寨,整個黑山戰區是戰是和,就得由興漢軍說了才算。”
陳到點了點頭,如今黑山軍失去了關鍵節點抱犢寨,就等於被人掐住了脖子,是死是活都只能聽天由命了。
興漢軍主力進駐刑臺,下一步打哪裡,還得靠陳到和龐統商量著辦。
至於劉正,正在琢磨著興漢軍下一階段的發展方向,金錢的短缺限制了他的想象,更是阻礙了興漢國的復興。
參與諸侯討董獲得的財富,已經完全消化完畢,近些年來大草原上的戰爭紅利,也在逐年的減少。
如今支撐起整個興漢國的經濟來源,就只能依賴於商業稅賦和海外貿易了。
要是興漢軍無法找到新的穩固財源,恐怕龐大的兵力,將會帶給興漢國沉重的財政壓力。
想要降壓,就得調整內部的兵力結構,特別是黑山一帶的駐軍,要是用來加強前線,一定可以迅速的完成新一輪的擴張。
正在這個時候,高利帶著一個瘦弱的青年走了進來。
在高利的介紹下,劉正得知了青年的名字叫做郭小賢,是逢山裡山軍小王郭大賢的兒子。
他來抱犢寨,是代表著逢山的黑山軍,向興漢軍主力請降。
興漢軍先攻武始,再奪劉石寨,巧收涉縣,定蘇人亭,克馬嶺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