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犢寨左校負隅頑抗失敗,然後主動請降,如今黑山八小王,已經有五位成了歷史,剩下的三位,在鳥不拉屎的黑山深處,既沒有糧草,也沒有武器補充。
郭大賢名震逢山,一向以愛護百姓為榮,“大賢”這兩個字,就代表著逢山一帶的民心,這也是郭小賢敢堂而皇之的上抱犢寨的底氣所在。
郭小賢說:“逢山郭小賢,拜見王爺。”
劉正說:“不必多禮,咱們還是先談正事吧!逢山是黑山的腹地,也是冀州的心臟,興漢軍勢在必得。你們父子要是有什麼別的要求,可以找逢山將軍高利去談,只要不違背興漢國的大政方針,都可以商量。”
龐統想要說什麼,被劉正揮手製止了。高利攻打馬嶺關長城的表現,已經得到了認可,委以逢山將軍的重任,就是想要看一下高順的這個兒子是不是真的有資格獨擋一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郭大賢能夠深得民心,肯定有過人之處,高利如何避免被架空的命運,才是劉正對他的考驗。興漢軍始終都要把百姓擺在第一位,然後再考慮在逢山打上興漢國的烙印。
龐統出去給高利調撥兵馬了,拿下逢山之後,興漢軍就有能力在最短的時間裡解決黑山的問題。
劉正揉了揉太陽穴,軍中一代將領們的勢力,已經有尾大不掉的趨勢了。
興漢國可以容忍的帶兵上限,只有五萬人。呂布雖然說激流勇退,但是幷州鐵騎的規模,已經達到了四個大分支,總兵力二十萬幾萬人。
其中呂玲綺和姜維兩人,統領十萬大軍,曹性和成廉,各帶五萬大軍,還有陳宮可以排程的歸化城守軍。
至於已經調離幷州鐵騎戰鬥序列的止啼軍和陷陣營,都沒有計算在內。
超神呂布是軍中第一人,估計只有海軍大將甘寧,才有資格在統兵許可權與數量上與他分庭抗禮。
趙雲,典韋和太史慈,比起兩人來始終差了一些。
河內駐軍二十萬,陳留駐軍十萬,都是興漢軍的陸戰精銳。為了解決山頭林立的問題,劉正已經想出了讓趙雲的弟子姜維加入幷州鐵騎的戰鬥序列。大力的提拔軍中二代,與父輩們分庭抗禮,從而逐漸的把興漢軍鍛造成一個整體。
馬超升任右將將軍,與劉正的義妹劉嬋在高柳城中大婚,甄宓代表梅園方面親自前往,替他們主持了婚禮。
至於空下來的左將軍位置,由徵南將軍太史慈接任。
為了補償大將典韋,劉正把典滿調到身邊,做了親兵都尉。
東方月問:“王爺,這也不是長久之計呀,抑制父親,大力的提拔兒子,這會不會在興漢軍中形成新型的裙帶關係呀?”
劉正說:“興漢軍已經騎虎難下了。就拿幷州鐵騎來說,縱橫大草原的唯一結果就是尾大不掉,可是咱們總不能因噎廢食,錯失良機吧!現在大草原定了,如何化解幷州鐵騎這個隱患,就成了當務之急了。”
東方月問:“王爺打算如何處置超神呂布呢?”
劉正沉默了,讓呂布到南山軍校教書,卻又給讓他擔綱大草原上的提案權,這就是傳說之中的無冕之王。
東方月的問話讓劉正清醒了,如何解決擁兵自重的問題,就成了興漢軍的當務之急,他願意相信麾下大將的忠心,可是那些大將們的麾下,願意長時間的忍受沒有出頭之日嗎?
將軍無法更進一步,下面的將領也難以出頭,這是一種很嚴重的身不由己。
就拿白馬軍來說,五萬編制十幾年了,根本就沒有擴編的餘地,一個蘿蔔一個坑,那些不願意調離的校尉都尉們,就只能高爵低職,這就形成了一種將軍見了都尉,還得賠著笑臉敬禮。
如何解決高爵低配的問題,已經成了興漢軍總參謀部的重大研究課題。
喜歡興漢使命請大家收藏:()興漢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