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元紹見冠軍縣四面起火,就知道以民房為依託進行巷戰的計劃徹底的破產了。
當冠軍縣的城頭上響起了周瑜的琴聲之後,他就明白大勢已去了。
為了儲存實力,裴元紹下達了向博山方向撤退的命令。
冠軍縣城在一片大火之中化為了灰燼。這是漢室大軍第一個用火攻抹殺掉的城池。
南陽黃巾軍的根基,被周瑜這一把火給燒掉了。
從此之後,周瑜在火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裴元紹帶著殘存的五千黃巾軍退到了博山縣城。
這冠軍縣城的戰鬥打得太慘烈了,很多人都在大火中犧牲了。
據戰後北軍統帥部的軍史記錄:黃巾軍戰死兩萬人以上,孫策部九千餘人投入戰鬥,戰後能夠站著說話的不足三千人。
殺敵一萬,自損八千。這還是北軍見勢不妙就放火燒城。要是按照正常的攻城手段,只怕後果會不堪設想。
孫策得知黃巾軍主將裴元紹帶著五千人逃往博山之後,於是就主動請纓前往追擊進剿。
朱雋不想讓老友白髮人送黑髮人。
那裴元紹能夠臨危不懼,又有巷戰的勇氣,肯定是本領不凡。
再加上與黃巾軍的戰鬥到了這個份上,能夠活下來的都是百戰精銳。
以孫策部的三千殘軍,根本就不足以應對五千精銳的黃巾軍。
然而要是主力大軍進山圍剿,長賊人志氣滅自己的威風先不說,關鍵是軍糧轉運會讓北軍望而卻步。
博山縣城是一座山中小城,易守難攻。那裡可不是人海戰術可以奏效的。
就在朱雋左右為難的時候,劉正建言說:“中郎將大人,如今裴元紹殘部逃入博山縣城。大軍進剿多有不便,不如讓興漢軍進山,也好做到慎始善終。打好這剿滅南陽黃巾軍的最後一場戰鬥。”
朱雋大喜說:“有平賊校尉出馬,咱們就高枕無憂了。本帥靜候佳音!”
興漢軍一路攻擊前進,見博山的地勢居然比復陽還要險要三分,於是就喚來魏延、徐盛和陳到三人。
劉正對他們說:“文長、文向,還有叔至。我叫你們來此,就是想聽一聽你們如何進攻博山。博山城倚山而建,能夠投入的兵力非常的有限。只有最精銳的部隊,才能實現攻城的目標。我知道你們三個都不服氣對方,那你們就帶著各自的人馬攻城,誰的戰果最大,誰就是首功。”
魏延一聽覺得自己人少吃虧,於是就說:“校尉大人,這不公平,徐連長擁有五百部眾,我和叔至只有一百人。”
陳到卻說:“文長,校尉大人的安排,已經是最公平的了。文向人多的同時,目標也是最大的,容易吸引黃巾軍的火力。再說了戰場之上哪裡有什麼公平,保全自己消滅敵人才是王道。”
劉正冷冷的說:“魏連長,這樣的話我不想再聽第二遍。你們每個人的部眾,都是拿戰功換取的,而不是我心血來潮隨便弄出來的。想要編制沒有問題,得拿戰功來換。而不是覺得自己是個人才,寸功未立就理直氣壯的要官階要編制!狼行千里吃肉,狗走千里吃屎,都好自為之吧!”
劉正從來都沒有想過要給任何的人公平,他也給不起別人需要的公平。
誰渴望公平,就得自己努力的爭取話語權。
屈申關英雄連的編制,是那犧牲的一百多名勇士拿命換來的,誰想要公平,先打上一場那樣的仗再說,而不是幾句吹捧的話,就能一飛沖天。
魏延悻悻而歸,陳到追了上去。
陳到說:“文長,屈申關城門洞血戰,是徐連長和校尉大人心中的痛,你太無禮了。”
魏延問:“我只是有些不服氣,只不過是晚加入興漢軍而已,就只能低人一等嗎?”
陳到說:“興漢軍的規矩,拿戰功說話,你初來乍到,就覺得受命於人是屈才了,可是人家一步一個腳印拼殺過來的人又會怎麼想,你自己考慮清楚吧,要是覺得興漢軍不適合你,趁早離開。免得將來身敗名裂,成為天下人的笑柄。”
魏延才覺得自己的想法有些天真了,初來乍到就想凌駕於眾人之上,這簡直就是白日做夢,異想天開。
再說想要找黃蓋報仇,還得依靠興漢軍這支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