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焉心想,怎麼才能找到合適的藉口,令漢帝接受這份表奏呢?
劉焉日以繼夜查閱史料,特別是太史令公司馬遷的巨著,更是韋編三絕。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三皇五帝之時,舜帝置天下十二州,遣人代天牧民,是為州伯。牧民的意思有兩層:一為教化管理百姓,這是目前刺史部大人的工作;二為武力保護百姓,這是州軍將領的工作,兩者合而為一就是州牧。
劉焉藉著黃巾軍犯上作亂的契機,具表陳述了州牧的來歷和好處。
漢帝也被各地黃巾軍的騷亂弄得吃不好,也睡不好。一看這本別出心裁的奏章,就喜出望外的拍著龍案,批了一個紅色的大字“可”。州牧一職,正式新鮮出爐。
劉焉為了避嫌,也知道在幽州事不可為,於是就自請離開幽州。
第一批授州牧的人是:幽州牧劉虞,揚州牧劉繇,益州牧劉焉,由於他們的軍政一把抓,開啟了諸侯割據的新時代,又稱毀漢三劉。
劉正看完之後,就對郭嘉說:“奉孝,劉虞到了幽州,文和的好日子到了。”
郭嘉問:“難道這劉虞比劉焉還要厲害嗎?”
劉正說:“僅從個人能力上來說,兩人差不多;然而劉焉為人處事,都能堅守漢人本位的底線,這也是公孫瓚的白馬義從能夠縱橫遼西的真正原因。可是這位劉虞專好虛名,為了一個好名聲不惜出賣漢室的利益。劉虞有一句口頭禪:集三州之物力,與烏桓之歡心。”
郭嘉問:“校尉大人,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劉正說:“用劉虞的話來說,你們烏桓需要什麼,不用派兵來搶。我會準備好東西給你們送過去,派人來搶多危險呀,雙方還得死上不少人。我這是為大家好,花錢買平安,都不用打來打去了。”
郭嘉問:“這不就是當年漢室子弟深以為恥的歲幣嗎?”
劉正反問:“能夠苟且的活著,臉面有那麼重要嗎?再者說劉虞不過是為官一任,就算是有什麼後遺症,也得繼任者來背黑鍋。”
郭嘉問:“這劉虞就沒有想過烏桓會慾求不滿嗎?”
劉正說:“烏桓要發展需要時間,等他無法滿足對方的要求的時候,估計也到了離任的時間了。至於繼任者會有什麼難題,你覺得他會在乎嗎?”
郭嘉說:“官本位思想害死人哪?”
劉正說:“行了,反正劉虞要想在幽州攪弄風雲,得先抵達幽州再說。知書,傳訊賈詡參謀長,要小心劉伯安勾連烏桓,出賣南山城。可以適當幫助一下公孫瓚,讓遼西的勢力向昌黎郡擴張,興漢軍只留下一個進入昌黎郡的橋頭堡就好了。”
黃敘拿著劉正的手書,出去找情報員傳遞訊息去了。
郭嘉見劉正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於是就安慰他說:“校尉大人,有文和以及子敬在幽州,大可不必擔心。”
劉正說:“以文和的能力肯定不會有問題,可是文和太懶了,劉虞又是資深的帶路黨,我怕文和久勝之後麻痺大意,會吃上一點小虧,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郭嘉說:“校尉大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把南山城託付給了文和等人,就得相信他們。”
劉正說:“我是怕文和吃虧之後會惱羞成怒,殺得太狠了。要是昌黎郡變成了白地,對大家都沒有好處。”
郭嘉說:“校尉大人,你的要求也太高了吧?”
劉正說:“他們有這個能力,我就是想要一個完好無損的昌黎郡,這個要求很過分嗎?”
郭嘉說:“校尉大人,烏桓不過是一盤菜,想什麼時候吃都可以,北方鮮卑帶甲四十萬,才是需要重視的物件。”
劉正說:“千里之外的事情,就讓子龍他們自己看著辦吧!命令:第一軍放開編制,告訴子龍,能帶多少人就看他自己的了。我只有一個要求,第一軍必須要自給自足,武器裝備得拿戰利品來換。”
郭嘉很快就擬好了命令,用印加密之後,就交給專人處理了。
喜歡興漢使命請大家收藏:()興漢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