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見狀忙問:“校尉大人,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呀?”
劉正說:“你自己看吧,劉君郎公這一表奏,便是天下大亂的徵兆。”
郭嘉接過一看,仰天長嘆,天下大勢所趨,奈何?奈何?
原來是范陽郡太守鄒靖回到幽州之後,整個人都頹廢了,好在有屬官幫忙處理各項事務,倒也沒有怠慢政務。
劉焉得知了鄒靖的變故之後,又對比了公孫瓚和劉正的遭遇之後,忍不住的嘆息說:“刺史不帶兵,說話比屁輕。”
看看遼西公孫瓚,白馬義從大軍在手,對內剿匪,對外征討烏桓不臣。一時之間,風采無限。
再看討逆校尉部治下的南山城,要人有人,要錢有錢。都尉趙雲,一萬白馬親衛,縱橫范陽郡內無敵手。郝昭和蔣欽各有依仗,說起話來也是一言九鼎。
如今的幽州刺史部,都得看公孫瓚,趙雲和烏桓三家的臉色行事。
其中烏桓最強,又有鮮卑外族作為依靠,只不過面對戰力超強的公孫瓚,還有那既能打又有錢的興漢軍兩家的聯手攻擊,日子過得是欲仙欲死。
雙方在襄平以南的廣大地區展開了數次激戰。
作為幽州刺史部的主人,劉焉也多次想要調停,只可惜手中沒有軍隊,三方都不願聽他耍嘴皮子。
烏桓倒是想要聽,可是面對公孫瓚和趙雲的兩面夾攻,放棄反抗就是找死。
找趙雲說項吧,趙雲在賈詡的指點之下把事情一股腦兒的推給了劉正。
找公孫瓚的麻煩,人家直接聽命於大將軍府,需要有大將軍府的行文才能奉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劉焉想要免去趙雲的都尉職務,命令才下發,當天晚上白馬親衛就發生了暴動,把不到五歲的三兒子劉璋嚇得丟了魂。
有心誅殺趙雲,手下的刺史府親兵居然被繳了械禮送回薊城。
派到南山城等興漢軍控制區域內的政務官員,不是摔斷了腿,就是折了胳膊,更有暴斃而亡的,被山賊割了首級的。
特別是三任南山城的城守,第一個喝水嗆死;第二個調戲民女,被亂棍打死;第三個貪贓枉法,直接被律部副主事判處勞動改造三年。
才到北山勞動改造營一個月,就在上工的時候發生了塌陷。所有的人逃出生天了,唯獨親愛的前城守大人由於體形過於巨大被卡住了。等挖出來的時候,早就已經斷氣了。
劉焉不信邪,就在劉正轉戰青州的一個月時間裡,派出了近百名屬吏進入興漢軍的控制區域內。
除了見勢不妙逃走的數名屬吏之外,其餘的全部死於非命。
劉焉想聚兵圍剿南山城,代郡太守深入草原不知去向;上谷郡太守掛印歸隱;漁陽郡太守稱病;右北平太守直接攤牌,要兵沒有,要命一條。
劉焉徹底的失望了,看著大貓小貓兩三隻的刺史府親衛,以及張任的三千薊城守軍,就放棄了剿滅的想法。
轉而讓張任說降趙雲,師兄弟一見面,趙雲就列出了軍費清單,讓他帶回薊城覆命。
劉焉看著足夠裝備十萬大軍的清單,掏空府庫也給不起呀!也只有財大氣粗的南山城,才能滿足這樣的鉅額開支。
張任見自家主公出不起錢,也沒有臉跟趙雲說歸順刺史大人的話了。
劉焉這才想起劉正離開幽州時的一句話——郡郎公,太祖曾經說過:弓箭的射程範圍之內,就是安身立命之所。
看來必須要加強刺史部大人的權柄,特別是軍權更是重中之重。